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7 (1700-1725).djvu/5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曾遊武陵溪,更入天台路。山水自人間,仙源在何處?

洞天福地滿齊州,遠逢真境翻為誤。」太行西南天上 來,龍蟠虎踞何崔巍。劃然中斷敞巖壑,山盤谷轉水 瀠洄。翠壁丹崖競參錯,白雲青靄相徘徊。世傳亦是 桃源境,沿澗春花萬樹開。谷口孤村一徑通,數家頗 似秦人風。高閣映山芳樹綠,柴門流水落花紅。杖藜 散步清溪涘,松柏蒼蒼石齒齒。潑墨池邊石乳橫,花 果巖頭洞門啟。安知不有神仙居,久絕塵心非二士。 尋真未遇豈空還,擬結衡茅學煉丹。道成笙鶴青雲 去,留得桃花與世看。

《遊黃華四首》
李畫

故山違已久,此日一看新。況復中秋節,兼之仙侶人。 清湍迎杖屨,獨鶴舞松筠。採藥終焉地,長歌倒《角巾》。

其二

棋罷尋幽壑,清霄坐石苔。千峰懸寶月,一榻見如來。 暗水空山響,長林暮雨開。忽疑人世外,傾倒盡餘杯。

其三

徙倚懸崖上,披襟共酌遲。石峰雲外變,山樹雨中奇。 興逸千觴盡,情忘萬事遺。眼邊真閬苑,何用覓安期。

其四

「昨日陰偏好,今朝晴亦忺。天隨人意變,石剝馬蹄嫌。 扶杖尋山徑,開樽面水簾。」「《黃華》全勝處,吾意已相兼。」

《遊黃華》
前人

五月黃華此復來,天清雨霽畫圖開。珠簾不捲高歡 殿,寶鏡長懸王母臺。仙洞千秋深碧草,僧房隨處滿 蒼苔。此身祇許閒中老,不向人間賦《七哀》。

《掛鏡臺》
馮棟

阿母青鸞去不回,人間指點說粧臺。夜深明月孤峰 上,疑是當年寶鏡開。

《桃源流水》
前人

遠近紅桃蒸曉霞,碧山深處有人家。野翁澆罷新蔬 圃,坐向松陰數落花。

《墨池》
前人

千峰迴合古祠幽,下瞰澄潭靜不流。中有蟄龍何日 起,好興雷雨遍神州。

《遊王相巖》
前人

漢業爭隨黨籍空,黨人曾遁此山中。高名自謝諸賢 誤,清議常存百代公。一脫網羅來絕壑,獨令魑魅憫 孤忠。千秋悵望還煙翠,溪上寒雲暗碧穹。

《遊棲霞谷》
郝持

龍盤虎踞萃棲霞,翠嶺回環香徑賒。煙水數灣縈玉 練,晴峰九點秀蓮花。洞天深鎖神仙宅,道院傍臨黎 庶家。滿谷白雲誰是主,空山悵望日西斜。

《同張司理遊黃華》
司之翰

「黃華山上黃華寺,黃華老人讀書處。回首今經幾度 春,山中舊宅無人住。玉堂學士有遺詩,殘碑古刻徒 延佇。野人僻性好看山,流水閒雲時往還。山僧一見 若相識,深林趺坐談空寂。指點山中古來蹟,玉龍倒 掛三千尺。高歡宮外水晶簾,王母池邊妝鏡石。喬松 老檜歲久凋,谷口黃華自秋色。憑高一望空鄴都,鄴」 中豪傑今有無。七步曾稱曹子建,少年縱蕩何足羡。 暫後司理使君來,一觴一詠總開懷。題詩不寫姓名 去,浩歌山月下蓬萊。

《黃華夜宿》
李聯芳

著意看山不肯歸,峰頭星月影微微。僧房夜半渾無 寐,坐看茶煙起竹扉。

《金燈寺》
前人

極目雲霄上,扶筇向晚過。洞藏千澗雪,樓敞萬山阿。 石徑人煙少,琳宮香霧多。燈光渾不見,月影自婆娑。

林慮山部紀事

《史記趙世家》:武靈王十九年,至房子遂之代,北至無 窮,西至河,登黃華之上,召樓緩謀曰:「我先王因世之 變,以長南藩之地,屬阻障滏之險,立長城,又取藺、郭 狼,敗林人於荏,而功未遂。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 東有胡,西有林胡、樓煩,秦、韓之邊而無彊兵之救,是 亡社稷而何?夫有高世之名,必有遺俗之累,吾欲胡 服?」樓緩曰:「善。」

《林縣志》:盧子綦,隆慮人。周末隱居于棲霞觀仙人巖。 喬順二子,曰璋,曰瑞,隆慮人。周末師事仙人盧子綦, 于隆慮山棲霞谷,教以清冷之術,服飛龍藥,十年不 饑,與師白日飛舉。故魏文帝詩曰:「西山何其高,高高 上無極。上有兩仙童,不飲亦不食。」謂此。

《後漢書夏馥傳》:「夏馥,字子治,陳留圉人也。桓帝時,以 聲名為中官所憚,遂與范滂、張儉等俱被陷,詔下州 郡捕為黨魁,儉等亡命,馥歎曰:『孽自己作,空污良善。 一人逃死,禍及萬家,何以生為』!乃剪鬚髮變形,入林 慮山中,隱姓名,為治家傭,親突煙炭,形貌毀瘁。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