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7 (1700-1725).djvu/5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百步風濤捲雪霜,畫簷橫壁欲翱翔。只應沙苑東歸 後,山水空青不解涼。

《和遊天平山》
李琮

「太行鬱嵯峨,落勢壯京闕。天平岌其麓,佳氣共盤結。 峻發天地靈,形勢及漳鄴。偉哉造化工,在物豈滅裂。 吾家世江南,久誤持使節。川蜀兩驅車,吳楚兩飛楫。 江中平山趣,尋訪得區別。眾山各有奇,匡廬特雄拔。 煙峰聚五老,雲屏張九疊。西北千里間,一一景幽別。 我行每經遊,屐拉隨自脫。假如對高賢,不語意自悅。」 又如逄故人,留戀悵分訣。東南佳麗地,謂此若人傑。 自非五嶽尊,餘山可丘垤。忽知有天平,景物目未接。 六峰攢青空,崢嶸勢相躡。小峰列其下,異狀變七八。 翠巖飛寒泉,蒼龍隱山穴。雲端雙門開,疑此神仙抉。 突兀氣象豪,廬山比猶劣。古觀遠城郭,車馬頗稀闊。 春遊豈無人,俗閑徒喧屑。昔年獨柳「公,作記留鐫碣。 文亦不世傳,蒼珉久塵沒。吁嗟天地間,物理難考竭。 取石太湖邊,人事偶華設。虛聲動遊子,榜題競高揭。 茲山亦未僻,況乃景秀潔。固宜遊方士,辨口借饒舌。 奈何堆雲煙,忽略不記察。在物幸不幸,於人見窮達。 惜哉不得往,郡紱悵羈紲。」天覺蜀秀士,心閒思疏豁。 興趣山水深,物外得「不愜。為問此山奇,使事冗聊輟。 駕言迂旌輿,窮披到幽絕。歎憐名未彰,新詩為題掇。 又欲眾推揚,廣酬命迂拙。我亦有山癖,助緣竟煖熱。 遂使廬阜名,不獨擅吳越。山維自幽異,無名豈云缺。 在人不知山,難免俗士列。覺詩冨辭源,波瀾浩溟渤。 我衰多感慨,吟和彊激烈。佳客儻斷遊,為我更騰說。」

《黃華十曲》
童正蒙

《掛鏡臺》

石磴螺盤掛鏡臺,臺巔紅杏傍雲栽。花開不解隨風 落,常帶飛泉作雨來。

《真珠簾》

萬疊雲屏敞翠微,珍珠簾捲雪花飛。漢家仙掌承漿 露,漫道玉龍「行雨歸。」

《上黃華》

招提遠插最高峰,水繞谿迴抱伏龍。下界鐘聲知客 到,雙松猶帶白雲封。

《下黃華》

半山高結小祇林,古樹荒臺歲月深。若到上方山更 好,水雲閒處澹禪心。

《可枕溪》

山前流水自潺湲,山上幽人高隱閒。洗耳溪頭雲作 枕,濯纓月下玉為顏。

《仰止石》

太行迤邐發崑崙,界破中原起《孟門》。蒼翠萬千皆突 兀,誰言五嶽獨為尊。

《振衣岡》

飛巖亂水共棼棼,山色巃嵷紫翠文。綠玉頻拋登絕 頂,霑衣欲濕惹殘雲。

《倒流水》

瀑布高懸天際頭,珠飛玉瀉漱龍湫。盈科漸達層岡 去,浪說《黃華》水倒流。

《避暑宮》

如龍豪氣五湖奇,石洞深藏事可知。最是《行宮》今泯 滅,倩人指點令人疑。

《紫石梯》

丹崖百丈引危梯,軟濺珠花濕紫泥。此處紅塵應不 到,芙蓉天削故成蹊。

《詠黃華東楊尹平橋》
馬卿

黃華西望碧參差,咫尺仙家世未知。今古幾人遊絕 景,山川此日待名時。長官清暇能登翫,病叟疏慵強 步隨。只欲窮源躡霄漢,回看瀑布若絲垂。

《答王處士黃華詠》
前人

傳聞王子洞天回,勝景非遙悵未陪。塵跡無端慚我 老,山靈有意待君來。銀河瀉作垂簾瀑,玉筍抽成掛 鏡臺。肯共秋深蓮社約,登臨重和《謫仙才》。

《磐石》
前人

雲外層巖起赤城,峽中流水珮環聲。天開碧石平如 掌,好與《安期》一對枰。

《黃華下境》
前人

尋幽數里入雲峰,寂寂煙霞更幾重。流水桃花人世 隔,不知何處忽聞鐘。

《黃華上境》
前人

層岩矗矗疊晴空,亂挂淙流古木風。石磴入雲峰勢 轉,參差臺殿隱仙宮。

《黃華水邊小圃》
前人

數畦蔬圃傍苔磯,綠樹清風坐翠微。閒笑棄瓢兼抱 甕,何須違俗是忘機。

《掛鏡臺》
前人

亭亭石筍插青天,月到西山一鏡懸。仙子粧成笙鶴 去,珮環留響作飛泉。

《遊桃源》
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