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8 (1700-1725).djvu/6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洛伽山 在州北四十二里,剌桐關西。懸崖垂纍,石竇谽谺,臨關河之濱。其上赤壁蒼紋,猶留太古風雨跡。

光山 在州西六十里高樓山東。黛色青蒼,迥異群巒。

馬頭山 在州西五十里。形如馬頭,故名。蠻王山 ,在州西四十里山窟中。

東山 在州南三十四里玉湖之東。形如半壁,其坳多龍泉。

玉乞山 在州南三十二里,故研和縣。東團山 一名「金蓮山」 ,在州北十二里,當州境之中。四畔《適均》村莊,煙樹錯落環繞,為南北往來通道。上有茶菴,行人至此少憩。

尖山 :在州西南三十里密羅山麓。

龍洞山 在州南三十里,又名玲瓏山。石竅嶔崎,長老相傳為龍洞,歲旱於此禱雨。

郭家山 在州南五里。兀突小阜,村民就山為居,戶植修竹,望之蔚然。

昆山 在州南二十六里,故研和縣。西北望城坡 ,在州東南三里。一徑入山,行人至此,可望州治。

竈君坡 在州東南八里。撒喇哨河入流處。隘而峻,行人苦之。

關索嶺 在州北二十七里。丹梯曲折,古木喬松,藤蘿倒挂,州人祀關索其上。在大道側,行人聚足而登,蕭然象外,輒興出塵之想。

榿木嶺 在州西三十里。嶺甚峻,舊多榿木。雙石洞 在州東南十里。兩洞並立,夕有雲封。仙人洞 在州東北二十里。山腹空洞,石勢參差,曲折而入,外暗內明,日影穿注其中。

《洛伽洞 》,在洛伽山巔。洞門狹小,中極寬敞,深可數里,達于後山。或騰或窪,彷彿瓊樓玉殿。造化奇局,隨地不窮如此。

窯溝河 在州東南三里。源出平頂山後,經州城南至金官屯,西北入大溪。

哨河 在州東南六里。源發石灰窯,北經平頂山,東過竈君坡,合撒喇河入大溪。撒喇河 在州東南八里。源發乾海子,北流經靈照山下,至竈君坡,會哨河入大溪。西河 在州北五十里。源發昆陽州酸水塘,西入鐵爐關河,會母豬箐龍潭水,南流出剌桐關,經陳家屯,合奇梨溪入大溪。

香柏河 在州東北七十里。發源蒙習山,晉寧州分界處,經安華芋苗村,至小矣資入大溪。東山河 在州南三十四里。源發曲陀關,南行東折過梁海村,合東山湖水,東南下河西縣碌碑鄉。

甸苴河 在州西二十里。發源尖山,受甸苴山谷水,北流入大溪。

清水河 在榿木嶺下。源發光山,水清而駛,東流折而南入大溪。

螞蝗箐河 在州西北三十五里。注礦塘箐諸山澤,南流黃草壩,折而東,有落水洞,入山腹中,不知所往。或曰出奇梨溪,未知是否。

良江河 在州西北三十五里良江村。東受兩山潦水,南行入大溪。

牟溪 在州南十五里。源出和尚灣山左,西流經牟溪沖,西北過梁王壩,經高倉,西流至大營屯,合密羅水入大溪。

羅麼溪 :源出羅麼山白龍潭,由白塔山後會小龍潭水北流經普具籠城南折過下戴家屯入大溪。

黑龍潭 在州西十五里龍吟寺。深莫測,多佳魚。遇天旱,吐潢水即雨。

白龍潭 :在州東北二十五里。

小龍潭 :在州東北二十二里。

黃龍潭 在州北二十二里,石霞菴右。

九龍池 在奇梨山麓。池聚九泉,分灌赤壤,一名「奇梨溪。」 岩石間潺潺流出,聚為一泓,清可鑑髮。南流至陳家屯,會西河水,折而東入安流橋,出通年橋,合大溪。

蓮花池 在州西北二十里。流入大溪,多蓮藕,故名。

石觀音池 ,在州東北二十里。水冬溫夏涼。上有梵剎,古木蓊蘙,幽靜可入。

龍井泉 在州西關外。水清不涸。昔人以杉木甃之為井。

雙林泉 在州東北二十里雙林寺。有五色魚,穿蒲織藻,遊人觴詠其上。

酸水泉 一在州東十五里,小矣資河,一在羅木箐河隨地湧出,味澀,與河水異,投以酸角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