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8 (1700-1725).djvu/5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由羅藏山洑流而來,名「燕窩塘」 ,四時常清,撓之不濁。右湫自滇池海寶山下洑流而出,四時常濁,澄之不清。迴繞合流,並納諸小溪而成沼,不涸不溢,利賴生民灌溉,境內田畝大半。暮春初辰日,太守率屬致祭,士民崇祀者尤眾。立夏日為西浦節,遊人如蟻,或盤坐山腰,或環臨碧水,嘯歌狂醉,頗饒勝事焉。

鐵赤河 在城東二十里,源自陸涼州,經宜良,過竹子山,會撫仙湖尾。

冷然泉 在城東華藏寺後。味甘冽。按《縣志》:巖谷下有泉,冷然并出。寺僧刳木引之齋廚,味甚甘冽。弘治間,知府安康作池其下,名曰「春浴。」 復于垣外搆亭,匾曰「清琬。」 甃砌曲水流觴,以紹蘭亭遺事,亦寺中勝概也。舊制今廢不可考。玉冽泉 在城東三里金雞崖下。味甘色瑩,流灌阜田。

東谷溪 在城東六里。按《縣志》:水出東谷之麓,縈遶舊城,分灌畦陌,入于湖。景謂「東谷分清」 ,即此。土人于此水之消,可卜年豐,長即歲歉,驗之不𤕤。黑龍潭 在城東十五里。停蓄深黑,遇旱禱雨。三春池 在鍾秀山麓。

漣漪泉 :在碌崎山峽,即莊鏡泉。一潭如鏡,四時清澈。按《縣志》:流灌阜田,上有崖壁蒼翠,下有蒲葦猗猗。

江川縣

海瀛山 在縣東。特起湖中,四壁如削,又名「孤山。」

蟠坤山 在縣南十五里。頂有石洞,鄉民禱雨。按《明一統志》:「東臨撫仙湖,西際星雲湖,山頂皆赭石,無草木。」

覆盆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

西山 在縣西十里。峰巒起伏,多怪石流泉。按《明一統志》,「山麓多泉,合流入星雲湖。」

疊翠山 在縣北二十里。一名屈顙顛山。山畔泉流三派,西流入滇池,東流入撫仙湖,南流入星雲湖。按《明一統志》:在江川縣北十五里。昔有獵于是山者,終日而不獲一土,人謂屈為犬,顙為惜,顛為勞,勞而無獲,因名屈顙顛。山勢如寨,其半湧泉三派,西入滇池,東入撫仙湖,南為阿溪,入星雲湖,溉田極多。

關索嶺 在縣北三十里。勢極高峻。

綠籠山 在縣西北十五里,有泉入星雲湖。按《明一統志》:「林木蒼翠」 ,下有泉為六部溪,東南入星雲湖。

星雲湖 ,在縣南,周八十餘里,水由海門入撫仙湖,兩湖之魚不相往來。有《界魚石》。

阿化泉 :在縣北十里。源發綠籠山,分三流灌眾田。

冷泉 在縣西北七里

關嶺泉 :在關嶺之麓。

新興州

靈照山 在州東十里。旭日東升,光照林麓。按《州志》,靈照山,一名華蓋山,高入雲表,綿亙十餘里,作州治左障。其巔可望全州幅隕。江川、通海二湖,宛然在目。

白塔山 在州東二十里。峰巒峭麗,元時建塔於上。按《州志》:「白塔山曲折迴環,民居田原隱蔽其中,雞犬桑麻,恍若桃源。」

奇黎山 在州西十里,有泉流入大溪。按《州志》:「奇黎山石壁峭立,林木茂蔚,梵剎倚崖,樓閣凌空。下有泉,涌為九龍池。」

大棋山 在州西北十五里。上有石枰,傳為仙跡。按《明一統志》:「俗傳有仙奕棋於此。」 按《州志》:在奇黎之南,中平如掌,兩端起小阜,若人對奕然。州人相傳,「昔立大碁州於此。」 無考。

真武山 在州南二十里,如龜蛇盤繞。按《州志》,「俗名蛇山。」

鳳凰山 在州西南,形如鳳翼。按《州志》:「雙峰秀出,兩翼下垂,狀如威鳳騰空,與龍馬相對,為州南鎮。」

石崖山 在州北。巉崖奇怪,中有石洞。按《州志》:「尖峰矗立,形如卓筆,上微露石骨,下皆巉巖,故名。」

大溪河 在州西北五里。源出夾雄山,合羅麼、奇黎二溪,由嶍峨入曲江。按《州志》:「溪源有二:一出江川獸頭山,西流經河西夾雄山,北流入江川普妙鄉,出小矣資;一由香柏河行山谷中,經大矣資,西流至小矣資。兩水合流西行過王鳴喜,撒喇哨河水注之。至下戴家屯,白龍潭水注之。又南行至康阜橋,下羅木箐水」 注之。至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