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3 (1700-1725).djvu/9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三十二卷目錄

 梧州府部彙考四

  梧州府學校考

  梧州府戶口考

職方典第一千四百三十二卷

梧州府部彙考四

梧州府學校考        府志

本府

梧州府學 在府治南門外東。宋元祐中,知州張唐輔建於冰井泉北。建炎三年,文彥明遷於放生池南。紹興二十二年,知州任詔以神霄宮廢址改刱。洪邁有記。元至元二十四年,總管馬鱗重建。明成化十一年,都御史韓雍營刱中為。

文廟東為啟聖祠,前為兩廡、又為戟門,外為泮池。

跨以石梁,左為神廚,右為神庫,東西各有碑亭。又前為櫺星門,舊府、縣學各有廟,乃并而一之。左府學,為明倫堂,下為四齋,東進德、日新,右「修業、時習。」 前為儀門外,東為教授署,西為諭、訓二署,前為儒學門。右縣學,為明倫堂,下為二齋,東致知,西「力行」 ,前為儀門,外為諭、訓二署,前為儒學門。丘濬記見《藝文》。弘治十五年,都御史鄧廷瓚以門地卑潦,輦土高六尺許,石甃其外,又易櫺星門以石柱。廟宇堂齋,悉因舊制益修之,李東陽、陳獻章有記。正德十年,建名宦、鄉賢、名卿祠。嘉靖十二年,都御史陶諧復新之。二十年,都御史蔡經以交南功成,振旅獻馘。學宮制度,宜極壯麗。始建尊經閣,購書籍貯於其上,與《敬一箴》並藏,毛伯溫有記。萬曆八年,知府陸萬垓,十五年,知府林喬楠重修。四十七年,知府陳鑑復修。

皇清順治四年,總兵李成棟自粵東發兵收梧廟宇。

祭器悉燬於兵。十三年,知府張繼曾率紳衿創建。十五年,推官閻玖建戟門。康熙二年,知府黃龍建兩廡,修櫺星門。十一年,知府楊彥溶重修大殿,撤舊柱,易以杉材,建尊經閣於殿後舊址。甲寅兵燬。十九年,知府藺佳蔭捐貲重修,命教授黃裳吉董其役。鼎建明倫堂、啟聖宮,增置廊舍,闢土繚垣,撤櫺星門,燬石建,設神主龕座、殿閣、門堂,丹雘一新。二十一年冬,署知府事何炯、署教授黃裳吉續工捐修。其《敬一亭》工猶未竣,知府彭騰知縣尹維斾復議捐修。督學王如辰記,見《藝文》。鄉賢祠在冰井上,正德十二年改建學內。名宦祠亦在冰井上,正德十二年改建府學西。

梧山書院 在儒學右。嘉靖六年,都御史姚鏌、巡按御史石金建,黃芳記。見《藝文》。今廢。

嶺表書院 在府治東南。嘉靖十一年,都御史陶諧因總鎮府舊址改建,霍韜有《記》。今廢。梧楊書院 在府城東門外,迴瀾堂西。萬曆四十八年,知府陳鑑建。選十屬生徒肄業其中,躬為講授,月給餼薪。今廢。

東湖書院 在東門外漫泉亭東。弘治十年,郡人吳廷舉建。

籙漪書院 在桂江西岸,白鶴觀前。成化間,都御史韓雍建,今廢。

龍泉書院 在桂江西岸山麓,郡人石邦柱建。養正社學 在府治東。

南薰社學 在南門外

東隅社學 在梧山書院西。

西隅社學 在北門外。以上四學,俱萬曆四十六年火,知府陳鑑復建。

尚賢社學  、古卞社學  、榜村社學 ,俱在多賢鄉。

思化社學  、鰲頭社學 俱在平樂鄉。龍抱社學 ,在潯陽鄉。

司前社學 在東安鄉

大觀社學 在須羅鄉

栖鳳社學 在吉陽鄉

大陂社學 在冠蓋鄉

月峒社學 在長行鄉

興福社學 在平政鄉

伯合社學 在安平鄉

南學田 計稅一頃四十九畝二分九釐有奇。每畝科米二斗四升八合有奇。

北學田 計稅六頃二十七畝一分二釐有奇,每畝科米二斗八升九合八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