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3 (1700-1725).djvu/6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琰為長史,又從康求為女,攜歸,後進入壽王宮,元宗召為貴妃。

沙澗井 在城外西南隅,泉甚清淺,四時如注不竭。

岑溪縣

黃石山 ,去縣十里,其山石皆黃色。

丁蘭山 ,在縣東三十里,中有屋基,即丁孝子故居,今為孝感祠。按《太平御覽》,「蒼梧孝子丁密,俗訛為蘭。」 《漢書》,「丁蘭,河內人也。」 按《明一統志》,山下有丁蘭村。

鳳山 在縣南一百里。山形肖鳳。按《通志》有大洞,形勢絕高。

都盤山 ,去縣二十里。

要峨山 :在城東七里,蒼岑交界。

皇華山 在縣南

馬鞍山 在縣東

烏峽山 在縣西北十里。壁立萬仞,為岑之門戶。按《縣志》:在廢牛兒營,每有賊截逕

雙貴山 在歸義鄉,俗名雙髻。按《縣志》:形如雙貴人。

土柱山 :在西鄉,尖秀如文筆。

《西瀧山 》山形聳秀,鎖岑水口。

天堂山   。大甕山   。將軍山。

白石山   、石人山   、根子山 以上諸山俱在上化合鄉。

排侯山 ,山路甚隘,舊多賊截逕。

雞頭山   、鄧公山   、冷水山 ,以上諸山俱在下化合鄉。

《蝴蝶山 》:即《丁蘭山》。

通天山 :「入《北科》」 由此路高峻。

大暈山 在廢獨州營

禾倉山   、仆船山 以上諸山俱在歸義鄉。

周公山 在松峒猺地。其下峻險,舊為賊巢。周婆山 在黎峒猺地。與周公山相對。徑隘不可攀躋。舊時兵大征,尚未至此。

封門山 以上三山俱在永業鄉。

淰水山   、廷泊山 、二山俱在中西鄉。六葵山   、黃儉山 、二山俱在南鄉。青墨山 舊為陳選賊巢

木嶺山 在南隘口

曇平山   、馬嶺山 以上諸山俱在連城鄉。

高城嶺 在縣城北。其嶺有三:一曰「馬頭」 ,一曰「大富」 ,一曰「登高」 ,皆極險峻。

通天嶺 :在城東三十里。高峻無比。

白象巖 在城東二十里,石穴巉巖,扣之有聲。葛僊巖 ,在縣東六里,其上有棋枰石,葛洪嘗寓此。

石瀧 :去縣治十五里。

潘洞江 在城西二十里。出連城鄉鳳凰巢,經南儀州通舟楫,經藤縣,合流大江。

皇華江 在縣南一里。出連城鄉,一源出中西鄉,合流皇華山下,南遶縣城,西流入繡江。按《縣志》:至崩塘山,合北科大峒水,流出歸義鄉,合龍潭水,逶迤而至縣治前,合烏峽水,一折而下西瀧,為六蕃蒙登水口,至三眼堡,合義昌鄉曇廷水口,會流而入於江。水路多石,小舟僅至瀧下,不能達縣。

竹子河 其源出永業鄉之腰峨山,至會村合黃陵根竹水。

南渡河 其源出廣東懷鄉木嶺峽,合眾水流入連城鄉,經平河司,合上里水,由魚脩、白蝶入南鄉,經南渡司,過西鄉,經荔黃水口,至下化合鄉,合羅末水口,會流入江。河中亦多石,極險惡,小舟至南渡白蝶而止。

瀧底河 《府志》無。按《通志》隸縣境。

龍潭 在歸義鄉。古松怪石,潭深無底,禱雨輒應。

韓泉 在大洞。取水煮茗,以祀昌黎。邑人高熊徵有記。

葛井 在城東山半,有泉為井,清甘而甜美,流入石穴中。

《丁蘭井 》即孝子汲水養母處。

懷集縣

齊嶽山 在縣西北一百里。山勢峭拔,出於眾山之上,故名。上有龍潭,歲旱禱雨輒應。按《縣志》:「在城北百一十里」 ,高類衡岳,因名齊嶽。山腰有銅鐘一、鐵鐘一,上存劉宋年號。鐘自有聲,風雨輒應。下有一山,即以銅鐘名。溫泉出其麓,寒月可浣,流遠亦能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