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2 (1700-1725).djvu/10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旗山 在司東五里。上有《羅隱僊蹟》,刻「旗山帶水」 四字。

七首山 ,在司西六十里。高嶺峭壁,起㐲七峰,似七人首。相傳古姊妺七人學僊於此中,沖舉而去。

定羅土司

岑瑛城 ,一在下旺土司,一在本司。按《司志》:在司治東,距司二十里。相傳明正統年間,土官岑瑛有神術,夜役陰兵,壘石為城,至今如故。但內無人居,止有一廟,甚為靈顯。城亦無名,以瑛所築,人即呼為岑瑛城。

感土山 在司東二十里。秀麗清幽,中有巖穴。明正統年間,土官岑瑛洗石,刻「鎮安」 二字於上,若有風雨。其頂先有雲起,故逢亢旱,人皆仰之。按《司志》:即感山石燕。山中有石燕,風雨則飛舞翱翔,晴明則墮而為石。

那馬土司

周鹿石城 即那馬土司城。明正統間,土官岑瑛有神術,行兵屯營,夜役陰兵。壘石城一座,周圍七十丈。相傳岑瑛圍獵守鹿於此,因以得名。土音訛「守」 為「周」 ,故遂名「周鹿」 云。

舊城土司,《古蹟》無考。

都陽土司

強山 在司南一百二十里。峰巒高聳,下有石巖。相傳羅隱曾隱於此,題刻「順山隱巖」 四大字。石槽遺跡,今尚宛然。

旦山 在司東北十五里。山下有洞,虛敞清幽,怪石林立,狀類人物,兼有石筍、石座等異物。昔有樵者遇神人於此,端拱對語,須臾不見,至今遺跡尚存。遠望婷婷獨立,如梨園中唱旦之佇立優場,故俗名「旦山。」

古零土司

古零堡 在司治左勞山下。不知建自何時。相傳古設堡於此地。今遺趾猶存,尚堪模擬。金剛寨 在司治右。瓦屋數楹,在於虎頭山背。相傳為昔年思恩土州官岑瑛壘石所創。雖歷滄桑不頹,故至今巋然獨存,如有神護。

安定土司

砦油山 在安定司西北二十五里,山勢崔嵬,摩漢干霄,旁有石磴嶔崎,可梯而上。好事牧兒登其巔者在往見有署宇臺榭,城門啟閉在依稀間。內列金銀器具,輝煌心目。稍萌覬覦竊攖之念,則陰霾四起,雷雨交作,凜然不敢仰視,匍匐而下,天氣清𤕤如初。歷傳此山為往昔蠻王岑順屯駐之地,歿而為神,故有此異。但岑順不知為何代人。無可稽考。

墳墓附

韋公墓 在武緣縣東北一百里。相傳韋將軍征蠻終於此,鄉人斂骨瘞之。

周師慶遺蛻 在武緣縣南伊嶺山。相傳師慶坐化於此,後人名曰「望仙巖。」

思恩府猺獞峒蠻考

太祖洪武二十二年,思恩州知州岑永昌入貢按《明外史土司傳》,思恩漢屬交趾,唐為思恩州,屬邕,元屬出州路。洪武二十二年,田州府知府岑堅,遣其子思恩州知州岑永昌貢方物。二十八年,命都督楊文討岑永昌,既而罷之按《明外史土司傳》:二十八年,歸德州土官黃碧言,思恩州知州岑永昌既匿五縣民,不供賦稅,仍用《故元印章》。帝以其不奉朝命,命左都督楊文相機討之。既以荒遠不問。

宣宗宣德二年,思恩州知州岑瑛入貢。

按《明外史土司傳》:「永樂中,岑永昌死,子瑛襲。宣德二年,瑛遣弟璥來朝,貢馬。」

英宗正統三年,以思恩州為「思恩府」 ,命知州岑瑛知府事。

按《明外史土司傳》:「正統三年,陞思恩州知州岑瑛為田州府知府,仍掌州事。瑛有謀略,善治兵,從征蠻寇皆有功,故特有是命。因與知府岑紹交惡,各具奏聞。事下總兵官及三司議。至是,安遠侯柳溥等請陞思恩州為府,俾瑛、紹各守疆土,以杜侵奪,從之。」

六年三月,思恩府知府岑瑛有罪,宥之。

按《明外史土司傳》:「六年二月,瑛受囑挾詐,事覺,帝以土蠻,宥不問,令法司移文戒之。」

代宗景泰四年,免「思恩府出哨土兵田糧,給思恩府知府岑瑛敕及部兵韋陳威等冠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