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4 (1700-1725).djvu/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兒時牧牛,或對人作世外語。淳祐癸卯五月五日,於雲峰趺坐而化。鄉人建堂祀之。

孕乳堂 在圭峰流泉石上。

三水縣

華山寺 ,僧復庵建,僧古溪重修。寺中有「金沙井」 ,闢龍鐘。

花果寺 按寺設於宋末岡頭,鄉人捐有寺田。利瓊長岐都人士設有文會,歲首齊赴課文,後學進庠及中式,例置酒捐資貯為文會供課之用。

紫竹庵 :在城內,舊是邑人黃際會書館,城守熊文舉修立為庵。

天妃宮 在河口

「青雲庵 」 在河旁塔下。

和光庵 在西南街後。有邑人李鍾穎《修復記》。笑天巖 在城東高山上,巖口有龍涎水,附近鄉人建庵於其上。

清遠縣

東林寺 在縣東。唐顯德二年,僧保智創。元季毀。明洪武十八年,千戶劉俊重創。宣德十年,僧為霖募置田四頃。今為「祝聖道場。」

廣慶寺 即清遠峽飛來寺,梁普通年間貞俊禪師建,賜額「至德。」 宋康定二年改今額。

月華寺 按《縣志》:「在縣西太平鄉,宋景祐三年,僧惟善創。明初猺賊燒燬,有田六十五畝二分六釐。」

普勝寺 按《縣志》,「在縣西太平鄉,宋景祐二年僧道賢建,明初猺賊燒燬。」

隆圃寺 按《縣志》,「在縣西南清平鄉,宋景祐年間,僧心順建,旋毀;明僧良虛重修。有田三十一畝六分四釐。」

覺清寺 明洪武二十四年,歸併東林寺。寶月寺 宋景祐年間創,今廢。

翠竹寺 明洪武元年創,後毀於《猺賊》。

禪林寺 按《縣志》:「在縣東南潖江鄉。宋景祐年間,僧吾憶創,自號禪林寺。明洪武九年,僧志深重修。二十四年歸併廣慶寺。」

中興寺 按《縣志》,「在縣東潖江鄉,宋景祐二年,僧崇義因得古寺場重建。明洪武年間,歸併廣慶寺。」

隆禪寺 按《縣志》:「在吉河鄉,久廢。明初僧心奇重修,歲久復廢,有田一頃二十一畝四分二釐,洪武三十五年,官撥清遠衛前所百戶鄭貴屯種。」

佛跡寺 按《縣志》「在城東興仁鄉和尚埇」 ,今云鴨灘村。

招興寺 在縣東吉河鄉,宋神宗二年僧明海創,元季毀,明洪武二十四年歸併廣慶寺。永樂寺 按《縣志》,在縣東南潖江鄉大連村。月溪寺 按《縣志》,在縣東,舊名招仁里。月溪村即今興仁鄉下峒村。

因果寺 按縣志,在縣西北池水鄉團步村。廣果寺 按《縣志》,在縣西北池水鄉田心村。西峰寺 按《縣志》,在縣東南潖江鄉盧塘村。四恩寺 按《縣志》,在縣東潖江鄉水西村。舊志云「永業里。」

覺海寺 按《縣志》「在縣東南吉河鄉黃龍村。」 已上創廢莫攷,遺址猶存。

慈雲庵 在縣東東林寺右,今廢。

靈源庵 在縣東十里,山半有泉陡出,味甘而冽,秋冬不竭。為僧海勳所闢。

皇清順治十二年,邑士民捐金創建。

新安縣

海光寺 舊在縣西觀音堂,後徙於南門外。相傳,南漢時有鐵佛在海中,夜有光,因祀之於寺。又有石魚,亦南漢時物。今廢。

雲溪寺 在縣西四十里,歸德場三十里山之麓。今改為「萬壽寺。」

雲渡寺 在縣西二十里靈渡山。

東山寺 ,在大鵬所東門外東山嶺中為觀音堂,左上帝殿,右「文昌閣,前三寶殿。」

杯渡庵 在杯渡山瑞應巖上。

慧善庵 在杯渡山瑞應巖上。

《祗園庵 》在陽臺山下。

福如庵 原在東門外。今移於城內舊所之後,改名《觀音閣》。

「香林」 庵 :在油榨頭,康熙十二年建。

永壽庵 :在城外天妃廟之右,日久頹圮,順治十八年重修。

神溪庵 在青湖前。𨺤《水神》逕園舊址,康熙十一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