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0 (1700-1725).djvu/9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校太傅、本州防禦使。還賜疆土,署其子光澤等三班職名。通漢再表欲留京師,不允。乃為光澤等求內地監臨,及言「歲賜衣,願使者至本任。」 並從之。既辭,又賜以襲衣、金帶。

三年十二月丙戌,富州蠻酋向光澤表納土,詔卻之。

按《本紀》云云 按本傳。三年,通漢卒。以其子光憲知州事。其後光澤不為親族所容,上表納土。上察其意不許。

四年,古州向光普營僧齋以祝聖壽。

按《本紀》不載 。按本傳:四年,知古州向光普遣使鼎州,營僧齋以祝聖壽。初,北江蠻酋最大者曰彭氏,世有溪州,州有三,曰上、中、下溪,又有龍賜、天賜、忠順、保靜、感化、永順州六懿、安遠、新給、富、來、寧、南順、高州十一,總二十州,皆置刺史,而以下溪州刺史兼都誓主,十九州皆隸焉,謂之「誓下州。將承襲,都誓主率群酋合」 議,「子孫若弟姪親黨之當立者,具州名移辰州為保證,申鈐轄司以聞。」 乃賜敕告印符,受命者隔江北望拜謝。州有押案副使及校吏,聽自補置。彭氏自允殊文勇儒猛,相繼為下溪州刺史,至仕漢為殿直,留西京,後輒遁歸。

乾興 年,順州蠻田彥晏率其黨田承恩寇施州。

按《本紀》不載 按本傳,諸蠻自乾興以來,或叛或服,其類不一,各以歲月次之。乾興初,順州蠻田彥晏率其黨田承恩寇施州暗利砦,縱火而去,夔州發兵擊之,俘獲甚眾。彥晏在真宗朝為歸德將軍、檢校太子賓客、和順州。承恩者,知保順州田彥曉子也。明年,彥晏款邊上誓狀,願還所掠金帛、器械,且輸粟二千石自贖。詔拒其粟,舍其所負金帛,第令歸掠去戶口。仍加彥晏寧遠將軍,檢校工部尚書,承恩檢校國子祭酒兼監察御史,皆知州如故。後又有田忠顯者,與其黨百九人入貢。

仁宗天聖二年。向光普請名佛寺。歲度僧一人。許之。

按《本紀》不載 按《西南諸蠻傳》:天聖二年,知古州向光普自言嘗刱佛寺,請名「報國,歲度僧一人,許之。」

三年彭儒猛攻殺彭《文綰》其子儒索率其黨九十二人來歸。

按《本紀》不載 。按本傳,天聖初,以狀白辰州,自言父老兄亡,潛歸本道,願放還家屬。詔徙其家京師,舍以官第。未幾,儒猛言仕漢逃歸,誘群蠻為亂,遣別子仕端等殺之。朝廷嘉其忠,降詔獎諭。時儒猛為檢校尚書右僕射,特遷左僕射。又以仕端為檢校國子祭酒,知溶州,加賜鹽三百觔、綵三十匹。彭氏有文綰者,知中《彭州》,即《忠順州》也。三年,《儒猛》攻殺文綰,其子《儒索》率其黨九十二人來歸,補《儒索》復州都知兵馬使,餘官為稟給。

四年,詔「施州溪峒首領三年一至京師。」

按《本紀》云云 按本傳:四年,歸順等州蠻田思欽等以方物來獻,時來者三百一人,而夔州路轉運使不先以聞,詔劾之。既而又詔「安遠、天賜、保、順、南順等州蠻貢京師,道里遼遠而離寒暑之苦,其聽以貢物留施州,所賜就給之。願入貢者十人,聽三二人至闕下,首領聽三年一至。」 五年,彭仕端以名馬來獻。

按《本紀》不載 。按本傳:「五年,儒猛死,仕端以名馬來獻,詔還其馬,命知下溪州,賜以袍帶。」 七年,下溪州、黔州蠻來貢。

按《本紀》云云 按本傳:七年,黔州蠻、舒延蠻、繡州蠻向光緒皆來貢。

九年,施州屬蠻覃彥綰等寇永寧砦。

按《本紀》不載 。按《本傳》云云。

景祐 年,澧州屬蠻入寇。

按《本紀》不載 。按本傳:景祐中,澧州屬蠻五百餘人入寇,時州將崔承祐畏避不以聞,為荊湖鈐轄司所奏,詔劾罷之。

寶元二年上以張昭懿招輯有功進一官按《本紀》不載 按本傳:「寶元二年,辰州狤獠三千餘人款附,以州將張昭懿招輯有功進一官。」 慶曆三年,桂陽峒蠻寇邊,湖南提刑募兵討平之。冬十二月復寇。

按《本紀》云云 ,按《西南峒蠻傳》:慶曆三年,桂陽監蠻猺內寇,詔發兵捕擊之。蠻猺者,居山谷間,其山自衡州常寧縣屬於桂陽郴、連、賀、韶四州,環紆千餘里,蠻居其中,不事賦役,謂之猺人。初有吉州巫黃捉鬼與其兄弟數人皆習蠻法,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