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0 (1700-1725).djvu/5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峨溪 ,在古若邪寨西三十里,入㵲水。雙井 ,在城東北隅,淵深而泉清,四時不竭,足一城之用。

楊都井 在板山鋪,去州南二十里。都指揮楊茂鑿以止渴,路人便之。

龍井 在城東廂外一里許。土石坎下。四時泉湧,流溉田疇;取水烹茶,其味甘美。康熙二年,建亭於上,扁題「廉泉」 二字,豎碑銘曰:維泉斯冽,爰是命名;我心如水,云胡不同?帝鑒在茲,攬轡澄清。

土井 在城東北隅,泉與雙井同名,雌雄二井。冷水井 去州西三里,副使顧源鑿。

黔陽縣

龍標山 在縣治東。沅、靖二水合流,經於其下。儒學、城隍廟、普明寺列建其上。

鰲魚山 在縣城東三里。與虎頭山相連,為一邑水口,又名水口山。

赤寶山 在縣城南對河。山勢盤地插空,列嶂開屏,為一邑之面。日出霞映如錦,黔江出其下,邑景稱為「赤寶流清」 ,又曰「寶繩流赤。」 有居民結寨避寇其上,又為赤寶寨。

蟠龍山 在縣南對河二里。山勢蟠鬱如龍,上有石室,清泉如線。邑景稱為「蟠龍聳翠。」

金斗山 在縣城西,隔河十里,崖面有黃石如斗。

紫霄山 ,在縣北十五里。崖谷中常有紫氣,相傳楊仙翁於此羽化。

文峰山 :在縣城東一百里。削立擁秀,其狀如筆。

羅公山 在縣東南一百六十里。周迴五百里,四面險絕。山有鵂鶹,鳴即雨至。昔有羅姓者隱此山,有道術,民祈請輒驗,今謂之「羅公王」 ,即此神也。絕頂有池,廣數十里,陰霾或有物如明月游水上。南有砂溪,與武陽江合,北流分為兩溪。宋熙寧間,土豪舒光民等起寨於此,為猺人所破,人以為神助。山西北有地,平廣數百畝,歲大旱,此處獨稔,號曰熟坪,《邑景》稱為「羅翁晴嵐。」 七寶山 ,在縣南一百里,山石磊砢如寶,上產楠木及七里香草。

梁山 在縣東六十里。有石洞,洞口有池,土人遇旱祈禱多應。

馬瑙山 在縣東八十里,為安江雄鎮。立浮屠其上,左右山形有如龍虎,土人立寨其上,以避苗害。

赤竹山 ,在縣東一百四十里。岡壟盤紆,赤竹叢生。

古佛山 ,在縣東一百五十里石保鄉。上有聶、劉二仙蹟,有古寺,後廢。

馬鞍山 在縣南三十五里。

鉤巖山 在縣北七十里。削峰插空,峰垂如鉤,中有泉窩,每祈雨於此,取水輒應,土人謂之「鉤巖聖水。」

盧會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山勢險峻,明季兵亂,里人結寨自衛。

雞公山 :在縣城北四十里。山形如雞。

崖山 在三新市山上。舊有天柱寺,宋熙寧間建,今廢。

白巖山 在縣東北竹寨地後。

金龍山 在城南一百里。山勢峭拔,下有空巖出風,巖外有竹數竿,偃如掃地,土人異之。鐘鼓崖 在縣城西門外,二石並峙,用石擊之,一如鐘聲,一如鼓聲。

香爐崖 在縣北門沿江一帶,賴此奠安。張果老崖 在縣北五里。二石峙立江中,上有巨人跡,傳云果老所遺,邑稱為「張老雲霞。」 三里崖 在縣南十五里。舟行苦之,邑令陳鋼鳩工鑿削。

雙石崖 在縣南九十里。有二石對立,又名屏風崖,三面如一。傳言石根隨水高下。土人神之,舟楫莫敢忤犯。明景泰間,苗寇弗靖,人皆避其上,因築寨置戍,名為「安江雙崖。」 城上有洞,祈雨輒應。洞泉冷而甘,取為釀,謂之「安酒。」

臥龍岩 在城西南四十里,旁為諸葛古城。其洞深邃,廣數十步,深數里,石壁如堊,泉湧不竭。有石竈二,傳為諸葛駐兵時置壁間,宋人題句尚存,居民避苗寇,多避其中。

觀音岩 在鸕鶿灘。峭壁懸岩,蒼翠千尋。尖岩 在茶陵溪。上有真武廟,庠生蔣善養建。大溪洞 在縣城東南五十里。石洞深邃,泉水不竭,注而成溪。

岩泉洞 ,在城東北六十里,地名「豐坡」 ,幽深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