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0 (1700-1725).djvu/5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鶴鳴山 在縣東景星觀上。世傳古仙人跨鶴於此。

靈萃山 在縣西一里。先時構通真宮於上,掘地獲石毬如斗大咸異之,以為靈萃山云。紅旗山 在縣治東二十五里。山高數百丈,山脊平曠,可屯數萬人。相傳馬援提兵收武陵諸蠻,過此,遙見喦石上隱隱有紅旗之狀,遂駐兵焉。

詔誥山 :在漵浦縣治南十五里許。其形如詔誥。

十敘山 :在縣治西三十里。山下有十小峰,森然競爽,如十人敘立之狀。

鬼葬山 :在縣治東三十里。山峰峭拔入雲際,其石巖中有棺,遙望之,長可十丈,俗呼為「鬼葬之墟。」

嵯峨山 在縣西北六十里。又名磨嵯山。「穿雲峰 」 在縣治北六十里。山峰高聳,而徑路陡峻。下有巨孔,狀如城門,往來者率由之,時有雲氣出入,故名。

岩門 :在縣治東三十里,為行旅往來必遊之道,故曰「岩門。」

龍池洞 在縣盧峰山之西。洞中有池,其深莫測。相傳有龍潛之。歲旱祈雨多應。

蓮花洞 :在縣治西五十里。洞中有池,池中產蓮,故名。

對馬洞 在盧峰山西。俗傳有耕夫見二神僊乘馬從洞中並轡而出,故名。

通仙洞 在縣西三十里。有石洞,洞中有額石下垂,小大相間,狀如柱然。入洞中二丈許,有懸刻觀音像。又入其中,有石床,床前有臺,臺上有棋盤。臺之四隅俱有石墩,儼然環列圍棋遺跡。其棋盤傍石刻有「通仙里」 三大字,相傳深三十里,為神仙所居,故居人呼其洞曰通仙洞云。黑巖洞 在縣東十里,其中黑闇如漆。

紅旗洞 在縣東二十里。五代馬希範遣兵收武陵諸蠻至此,見洞中紅旗隱隱,遂屯兵於上。今蘆菔蔥薤野生,人呼為馬王菜。山高脊平,可屯數萬人。石壁間有義蓮塘、孝感橋刻字。楠木洞 ,在縣北二十里。石壁峭立,梯竹以登,劃見天碧,可納日月光景,行未半,有漲水,蓋龍池云。洞中多怪石,楠木羅洞門,故名。下瞰流水,人呼為「無盡溪。」

明月洞 在縣東六十里。洞在巖上,穴水一泓,其狀如月。

雙龍江 即縣前江。其水自龍潭、龍灣二江發源,故名。

漵水 ,在縣西三十里。一名敘溪,又名敘川。《楚詞》所謂「入漵浦余邅迴兮,迷不知吾之所如」 ,即此。水。下流入沅水。

順溪水 在縣南六十里。發源於分水隘,東流會龍潭水。

龍灣溪 在縣東南。發源於武岡州頓家山,西流入縣境七十里,會龍潭水,經雙龍江,過大漵山,西流至江口入沅江。

梅溪 在縣西十里。發源盧峰山,南流入雙龍江。

順溪 舊名鬧溪,在縣治南六十里。宋熙寧中,奏建聖壽寺,神宗改為順溪。

桃溪 在縣西北八里。水出盧峰山之麓,遶邑治以入於江。相傳景星觀有道人得仙桃,種於溪岸,今成林。開則兩岸皆桃花,影隨流水,與波上下,爛然一絕景焉。

龍潭 在縣治南一百二十里,當黔陽界,有溪東流至巡檢司前,匯而為潭,水由地中行者二里,始出而南流焉,即雙龍江發源。

龍灣 在縣治東二十里。有水自頓家山出,匯而為潭。相傳有龍居之,故曰「龍灣。」 東流二十里以入江。

高明澗 在縣南五十里。

米倉灘 在縣西四十五里。

赤阿儺灘 :在縣治西二十五里。

勵梭灘 :在縣治西三十里。

鷹渚 在縣治西二里。渚間有石突出,其形如鷹。

楠木泉 在縣北二十里。其源不竭,禱雨輒應。白蓮池 在縣治東四十里。山之麓有寺有池,池中皆白蓮,盛開則一色,瑩徹可愛。村翁野老嘗醑酒賞之。厥後寺廢而蓮不開者數十年。成化中,居人即寺遺址構一亭,名曰「觀蓮。」 旬月後,蓮不植而生,花開如故。

龍池井 在縣西十里,水深莫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