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0 (1700-1725).djvu/4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光明山 在府城西十五里。有丹砂井。

明月山 在府城東一百五十里。山下有明月池,兩岸素崖峭立,若披霜雪,松篁插翠,池水清漪,皎然月白。

馬鞍山 在府城東一百里。山勢起伏,以形名。茗山 ,在府城北一百五十里,谷深崖險,人獸阻絕。南有運茗山,奇特高峻,木多松柏。

何家山 :在府城東北五里。

常安山 :在府城東北三十里。

南山 在府城南一里,名「客山。」

銅鼓山 :在府城東北一百六十里。

藤山 :在府城西十七里。

白巖界山 :在府城北二十里。

羅星山 在府城西北十里。相傳唐刺史黃元僊隱此。

燕子巖 在府城西三里。

辛女崖 在府城西九十里大江之左。石壁高峻,上有石屹立如人。相傳高辛氏女于此化為石。崖。下有廟。每歲端午,土人致祭。

七盤嶺 在府城東南四十里。山勢峭拔當道,過者艱之。

白霧洞 在府城東南五十里。中有石僊石龍,玲瓏奇異。歲旱,入洞取水祈禱,甘霖輒應。柘溪洞 在府城東南九十里。其上石穴有風雨雪。三眼有石池,相傳有龍居其中,遇旱祈禱,池水沸湧則雨。

女娘洞 ,在府城西一百三里。水自洞中出,合於明溪。

甕子洞 :在府城東一百八十里,形如甕,水流洄洑,舟行甚險。

乃始坡 在府城東一百一十里。

沅江 在府城西南三里。自渠陽、錦江、漵浦、瀘溪諸水合流,經府前,東會鼎口水入洞庭。北江 在府城。自酉陽、平茶、卯同諸水合流,至城西五里,南流入沅江。

辰水 在府城東二里。發源三峿山,南流入沅江。

辰河 即沅江,在府城南,接流瀘溪。縣河自龍團潭入府境,東流五十里至城西,會酉陽眾水,遶城東合辰水,名辰河,東流一百八十里入常德桃源縣境。

酉陽水 在府西二十里。發源水酉山,東北流出北河。

施黔水 在府城西一百十里。自施州黔陽江發源,與會溪水合流,東入沅水。

麻溪 ,在縣西南四十里。發源漵浦縣穿雲山,北流入沅江。

酉溪 在府城西北十里,一名酉水溪口有小酉山,其源出酉陽,合北江水入沅江。

明溪 古名樠溪,在府西一百里。發源永順土司賀虎山,南流入北河水。

會溪 ,在府西一百一十里。發源永順土司高望山,西遶入北河。

虎溪 在府城西二里。形如虎踞。

箭潭溪 :在府城南五里。相傳馬援因射投矢於潭。

春伊溪 :在府城西南七里。

藍溪 在府南七里。發源白霧,西流入沅江。荔溪 ,在府城西南四十五里。

楊溪 在府南三十里。發源洪山,西北流入沅江。

舒溪 :在府城西南七十五里。

青山陂 :在府城東南五十里。

支鍋石 在府城東一百八十里。三石鼎立,狀若支鍋。

容溪 在府城東南一百里。水自容溪發源,其流與怡溪水合而入江。

麻伊溪 :在府城西一百一十里。

羅油溪 :在府城西一百三十里。

施容溪 :在府城西北一百二十里。

茗溪 :在府城東北三百三十里。水自茗山流出。

百曳灘 在府城東十里。俗傳漢武威將軍劉尚征五溪蠻,舟行至是,江流急疾,令百人曳尚,未能進,故名。

高湧灘 :在府城東二十里。

九磯灘 在府城東二十里,長可二里許。其石磯有九,盤曲嶙峋,水流㵿潝。橫石灘 在府城東四十里。有石梁橫駕水底,又名「橫石洞。」

北斗灘 在府城東八十里。灘下有七怪石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