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5 (1700-1725).djvu/9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望仙橋 去治東三十里,邵家望琥之處。伍子橋 去縣北一百餘里。

石崇橋 去縣北百里。吳崇庸修。

柳家橋 去縣北六十里。

楊家橋 去縣南二十里。

穆屯橋 在穆屯市

黃板橋 去縣北九十里。

裘名橋 在北穆屯觀下。

王家橋 ,在黃陵上,去縣北四十里。

笙竹岐渡 洋沙渡 雙屯渡 以上俱在四都。

赤江渡 劍灘渡 李攬渡 、石鼓渡 以上諸渡俱在二十七都。

寧鄉縣

釋臨關 ,在縣南二十五里。舊有關可守,遺跡尚存。

柳林堡 在縣西,與安化、新化、湘鄉村壤通接,去政教遠,嘗為奸盜之藪,故設堡於此,今奉裁。青雲橋 在儒學前。

玉潭橋 在南門外

大勝橋 去縣南五十里。

秋溪橋 在縣南七十里。

魯家橋 在縣南一百四十里張南軒墓前,久廢。崇禎末年,陶密庵為《文勸》修之。今存。

西門橋 在縣南一百五十里。成化七年,知縣黃甄創建之。

福田橋 ,在縣南二十里。以下湘潭小路。永濟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

水南橋 在縣南七十里,宋時建。

和尚橋 在縣南五十五里。

屈公橋 在縣南九十里。

北遷佛橋 在縣西二里。明正德二年,知縣劉絢磚甃之。以下益陽路。

青華橋 在縣西青華鋪前五十步。

河㪷橋 ,在鋪後,去縣十里。湯矮橋 ,在縣治內。

斑竹橋 去縣南里許

白楊橋 去縣南二里

千佛橋 去縣南十二里。

青葉橋 在縣南

李家橋 在縣東

鵝瓏橋 去縣南一百里。

大塘橋 去縣西七十里。

通安橋 去縣西二里

安樂橋 去縣十九里

江家橋 去縣五里

《長橋 張南軒詩》:「西風吹短髮,復此渡長橋。木落波空闊,亭孤影獨搖。徘徊念今昔,領略到漁樵。擬有山中隱,憑誰為一招。」

觀德橋 射圃前

浮橋 在縣南一百四十里。今廢。

茶園橋 東南十五里

《黃楊板橋 》平岡上,

《東坏橋 》《木搆》。

楊梅橋 石甃

洗馬市橋 在縣南三十里,通湘潭。

建江橋 去縣南六十里。

武安橋 在西關外,一名「利涉橋。」

通化橋 俗呼為「小橋」 ,去武安橋下三十餘步。惠民橋 ,去通化橋三百步。

大栗橋 在縣南十九里。

雲龍橋 在青雲橋下三十步。明嘉靖十二年,知縣黎民皞磚甃之,御史胡瓊有《詩》。

曹家橋 下雲龍橋七十步,通雞公巷。明正德間,坊民謝彥良磚「甃之,歲久而圮,市民并力新之。」

通濟橋 俗呼為「便民橋」 ,下曹家橋百十三步,通便民倉。嘉靖十一年,監生劉良臣伐石甃之。側石橋 在便民倉下。弘治末年,張甫磚甃之。

皇清康熙二十一年,士民重建,有「碑。」

董家橋 在縣北三里,州判劉京造。

玉帶橋 在東關外,陽春臺前,蘚花巖下。知縣陳以忠建,今廢。

清湖橋 在玉潭橋前半里。宋邵周「記」 ,久廢。至崇禎初年,邑人劉鴻鳴子生員為邦、監生憲邦重建石橋,遷於下,數百武,長廣倍昔。進士周堪賡記。數年,以水漲不克復,至今有病涉之歎。釋臨橋 在釋臨關之外數步。

歇馬橋 在油草鋪前一里。正德年間,善化民文欽磚砌之。

花橋 去茶園橋半里許。今邑侯權重建木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