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5 (1700-1725).djvu/8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知縣周宗武築土牆,沿河砌石。萬曆元年,巡撫趙賢、巡按舒鰲建議:「郡邑例得城瀏,藉是塞。」 上命後土城崩。十二年,知縣李朝佐重修。越三年,水衝決,縣令杭廷對又修。十九年春,水淋頹,知縣楊一桂始議建磚城。其高丈,其圍仍土城舊址。其經費請於朝,得蠲現年餉若干兩,五百甲分派,每甲各修一丈一尺零,刻其里甲之名姓於上,有傾圮者,命修補之。然更歷年歲,民苦流亡,「一甲殘敗,則一垛不復振矣,百十甲殘敗則百十垛不復振矣。而況其下之築基未厚,上之風雨飄淋,明季年間,牆傾石墜,啟閉無間。」

皇清順治十四年,奉巡撫林、巡按趙命:《郡邑宜各高》

城深池,修築以戒不虞,示下嚴急。每城加高五尺,城樓悉從新建,經費仍自民起,除可仍舊補葺外,里甲分其丈尺各修之。城有四門,門各有樓,其經理較舊制稍加大焉。迄今尚仍其建制云。「東門樓三間,舊曰朝東門,後改東善門,今改曰朝宗門。南門樓三間,舊曰正陽門,今改曰向陽門。西門樓三間,舊曰水西門」 ,今改曰「望月門。」 北門樓三間:舊曰「朝天門」 ,後改「迎恩門」 ,今改曰「拱辰門。」

醴陵縣城 自漢以來無城。明正德十年冬,知縣羅應文創築未完。嘉靖四十年,兵道羅文蔚按縣建議,「東北沿山則創築土牆,西南沿江則豎立木柵。」 萬曆十九年,知縣晏朝寅甃臺增樓,「東啟賢,西挹清,南向明,北拱極。」

皇清順治十五年,張侯法孔設立木柵。康熙三年,《堯》

山張侯復修之。至十三年後,吳逆蹂躙,城中居民皆燬於火。康熙二十年,陳侯建立木柵,週遭凡若干丈。暨二十二年,以其圍繞稍狹,且就敝也,迺撤而新之。爰捐資購備木植,按其地勢,度以丈尺,豎立木城,設四門,門建四樓。又設小東門城樓一座,以時啟閉。從東至南門,計一百丈;自南至西門,計九十丈;從西至北門計一百八十丈。北至東門計二百丈。內兼縣前河岸居民稠密,不便議撤者四十五丈,通計五百七十丈云。

益陽縣城 ,相傳為魯肅所築,其遺址猶有存者。萬曆五年,知縣鄭思孟略加修葺,為水所侵,崩塌過半。

皇清順治十四年,洪經略遣將鎮縣,編木為衛。康熙

二十一年,知縣江闓捐俸堵築,晨昏出入,始可稽察。城上惟《見嶽樓》,為一邑巨觀。

湘鄉縣城 邑舊無城。萬曆庚寅,知縣揭士奇議建,未果。僅設四門於街口,各樓其上。治聯谿峒,賦甲湖南。六關四通,漫無城守。如往者。土寇橫行,坐受蹂躙。相民力以度土功,是在寔心任事者矣。

攸縣城 ,漢、唐、宋皆無攷,元末,潭州丘指揮差千戶劉隆、鎮撫姚正修築,周一千一百二十步,垛九百一十座,不知廢於何時,止餘四門。明正德中,知縣趙春增置一門於儒學前,扁曰「文江。」 嘉靖壬午,知縣于良相始建土城一座。癸卯,縣令范志文伐石砌門。乙巳,僉事朱榮改文江門為興賢門,移置櫺星門前。崇禎癸酉,臨藍山,賊窺攸,營於對河。本縣率鄉勇力禦,賊遁不敢渡。時邑紳文士昂疏請建磚城,知縣余翠因舊址易土,而磚工未竟,以考選行。丁丑,知縣蔣拱辰自新化調攸,謀開拓,度基量工,工未舉,以憂去。繼之者知縣賴尚皋。始辛巳,迄癸未,三年而工始竣。癸未秋,再罹流賊張獻忠之變。

皇清順治十四年復奉。

旨增修。昔賴所修者,門無樓,城無垛,知縣朱英《幟捐》

貲建五門樓,東曰《迎旭》,南曰《時薰》,西曰《涵嶽》,北曰《望雲》,東南曰《映波》。增垛一千九百六十座。康熙甲寅,滇寇盤踞西南,倒塌一百五十丈。己未,知縣張潛捐資修造完固。

安化縣城 邑,舊無城,止有五門,用木柵。萬曆元年,知縣張思美建石樓五座。崇禎間為兵所圮迨。

皇清康熙二十一年,知縣吳兆慶復加修焉。城東門

古曰回春,又曰迎恩,今曰迎曦;南門古曰宣化,今曰南薰;小南門古曰向陽,今曰嵩陽;西門古曰來遠,今曰進賢;北門古曰望京,今曰拱極。茶陵州城 在州東五十里,曰茶王城,為漢元朔節侯欣所築。北十里曰金州城,為宋祥符鄧宜築。在今治者,為宋劉子邁所築。子邁,紹定中知縣事。湖南安撫余嶸曰:「茶陵介三路之間,列聯諸峒,寇盜竊發,非城弗守。」 乃命子邁城之。南東枕江水,衝蕩不能城,子邁括鐵數千斤,鑄為犀,置江岸以殺水勢,乃列木石其下,而土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