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5 (1700-1725).djvu/7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不見因名

淥浦 在縣西九十里,即今淥口姜灣姜嶺下,自小溈山三十六折經縣北,過江椿橋入於淥江。

靖興潭 在縣西金魚洲下,以李靖名。

企石潭 在治西十五里。俗傳角鯉至失鯉浦不見,人皆企石望之,故名。下有深潭,龍藏於內。沈潭 :在縣南三十里。感應最靈。

烏龜潭 :在縣東二十里。有龍氣。

小石溈 在縣西九十里淥口。下有潭,深綠如墨。

大石溈 在治西百里,象石之上。淥、衡二水合流會於此,有深潭,值大風不可渡。

昭陵灘 在治西南九十里。怪石屹立,水勢洶湧。

化龍灘 在縣南四十里鹽山寺,鐘化龍從此出。

姜灣 在姜嶺下,小溈山三十六折,經縣北,過江椿橋入淥江。

狀元洲 在縣治前。讖云:「洲過縣前,即出狀元。」 見《一統志》,即八景之一。

金魚洲 在縣西南淥口橋下,形如魚。《八景》之一。

龍窟洲 在縣西南十里,有深潭,龍藏於內。「醍醐泉 」 在治西五里鳳凰山天書石畔。味甘香,因名。

醴泉 ,在縣北五里。味甘美,可以愈疾,灌田千頃,水旱禱之有應。

淥水池 在學前,其水湧自池脈,如絲如霧。用白器入水,酌而澄之,其色深綠,可以書字。每出,則科試中雋者多傳。嘉靖戊子,水出,中一解兩魁。宋里人楊大異記之。

角鯉池 在縣東三百步。宋天聖中,丁少連侍母觀網魚,得大鯉,命膾之。庖人驚報魚頂生角,時魚已潰。連祝曰:「魚若變化當再活。」 試之水,圉圉如初,遂放於清石潭。盧載作《送角鯉文》,因以名池。池跡見存於城隍廟之左。《父老傳》云:方鯉之初放也,泝流而上,至失鯉浦,不見顯跡於金魚石。

洞井 在縣東《瓜畬》。

三眼井 在治東按察司前。

義井 在大街

香水井 在治東,城隍廟右。

益陽縣

白鹿山 在縣西南。下有龍湫,蒼巖古木,清絕可愛。唐裴休講道于此,有白鹿御花出聽。宋楊億詩:「濱江水急魚行澀,白鹿峰高鳥度遲。」 五溪山 ,在縣西北五十八里。一名軍山。吳潘濬討五溪蠻,營兵於此。

龜臺山 在縣東南二里。相傳吳魯肅駐兵處。小廬山 在縣南六十里。舊名青修。上有香爐峰、瀑布泉。宋張栻詩:「峰勢香爐直,溪流峽水潺。居然一蘭若,喚作小廬山。」

四方山 ,在縣南七十里。

浮丘山 在縣西百里。峰巒倚伏,亞於南嶽。頂有石亭,相傳劉宋時浮丘子煉丹處。

九岡山 ,在縣西二百里。九峰如簡,屹立武潭津上。

科舉山 在縣西五里。邑人雍鍾善夢登此,遂得第。

子良巖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宋子良隱處。中有懸岩巨石,清流湍激。

梓梁岩 在縣西南九十里。桃花水出焉。濱江 在縣西南,源二:一出漵浦,一出新寧,至武岡合流東下,逕寶慶府境五百里,至益陽,過沅江,入洞庭。《水經注》曰:「湘水左會小青口,澬水也,謂之益陽江。」 按澬水出零陵都梁縣路山,即今武岡州也。又東北出益陽縣,其間逕流山峽,名為茱茰江。喬江 去縣八十里,澬江分派,流經長沙喬口。桃花江 ,在縣南六十里,澬水所經流者。馬良江 ,在縣北三里。蜀將馬良於此飲馬。東湖 ,在縣東南七十里。

鳳凰湖 在縣東五十里。

大汾湖 在縣東南七十里。

茶湖 在縣東南七十五里。

天星湖 在縣東南十里。

清水潭 在縣北七里

白鹿潭 在縣西南一里白鹿山下。

關瀨潭 ,在縣西南五里。關羽鎮荊州。吳遣呂蒙取桂陽、長沙、武陵,羽爭之,吳使魯肅屯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