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5 (1700-1725).djvu/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清風閣 宋晏殊《類要》:在州戟門東南五里。銕棺 :在州白狗峽東,其地亦名銕棺峽。唐將軍王果為雅州刺史,舟經三峽,望見懸崖間有物似棺,令人視之,果棺也,骸骨存焉。旁有石,志云:「三百年後水漂我,將及長江,垂欲墮,欲墮不墮,遇王果。果視之愴然,因為殮祭而去。」

烏牛石 在州前江之中,與白馬石相對。有《記》云:「白馬對烏牛,江水兩邊流。有人識得透,富過十三州。」

《白馬石 》與《烏牛石》相對。

牛肝馬肺 在州東四十里。大江峭壁間,懸石如「肝肺。」

鎖江鐵練 在《兵書》「峽上有鐵索鎖江,隱而不見,見則不祥。」

《楚臺暮雨 》,相傳每夜暮則有微雨,濛濛,牛角朝雲 。此山有雲則雨。

《雞籠返照 日落後,獨此山有日返照》

「同氣連枝 」 相傳有一節婦遺其姓名,與夫偕行,遇賊殺夫,欲奪之。婦誘賊埋夫,以賊刀自殺,賊義而埋之。兩塚生兩樹,根異而枝連,至今傳為「同氣連枝。」

《野渡橫舟 》水落時不用槳楫,舟橫自渡,月下波濤 ,在迷月崖下。每月照臨所不及者,惟八月中秋,水底有月無風,鼓浪有聲。

《九龍戲珠 》在州城外,有一烏石,居江之中,其狀如珠,崖有九石條,修長若龍形,皆拱向焉,故名之。

玉虛三洞 在香溪二里,內一層有一大洞,名「玉虛」 ,上一層有二小洞,名「青蓮水簾」 ,常有行客遊觀於此。

興山縣

孔子樓 在縣東七十里。相傳宣聖曾至此。兩山排闥,一水紆迴,後枕高岡,前俯平阜。後人建樓於此山之麓。《野史》:「因宣聖遊此,其地無毒蛇。」 昭君臺 在縣山南之陽。原建有昭君祠,今廢。《三東 》舊傳之由失考。

《六陽 》即建陽、南陽、夏陽、中陽、紫陽、當陽,巴東縣。

信陵城 ,在縣治西十五里。梁為樂鄉縣,置信陵郡於此。

樂鄉城   。羅平城   。雙城。

新化城   土城

東路亭 在三岊坡,萬曆三十一年建。

西路亭 在東瀼渡口

相公泉亭 在壽寧寺東。泉從石隙中出,味極甘冽,四時不竭,居民賴之,呼為「涼水井。」 正德間,知縣盛杲建涼水井,亭後廢。萬曆三十三年,易今名,建有亭。

秋風亭 在舊縣治左,寇萊公建。蘇轍詩:「人知公惠在巴東,不識三朝社稷功。平日孤舟今何處,江亭依舊傍秋風。」

白雲泉 在縣舊治左,寇萊公建,後廢。知縣盛杲建,今治壽寧寺前,近廢。

「清風亭 」 在縣治後山。

鹿卓亭 在學宮之後。寇公為令時,常有白鹿鳴於此。

白鹿臺 在寇公祠左。寇公為令時,常遊壽寧寺,有白鹿繞臺而鳴。

飛鳳臺 :在治南二十里。

萊公柏 在縣庭前。萊公為令時,手植柏二株,人以比甘棠。蘇軾詩:「萊公昔未遇,寂寞在巴東。聞道山中樹,猶餘手植松。」

施州衛

廢亭州 ,在衛城東一百七十里。後周置,以都亭山為名。隋併為庸州,徙治鹽水縣。

舊施州 在衛城東十里,即清江廢縣。城基《碑碣》尚存。

清江廢縣 在衛城東十里。後周於此置清江郡。隋初郡廢,置清江縣,後廢。

鹽水廢縣 在衛城東四十里。後周置縣,并置資田郡。隋初,郡廢。大業初,以縣屬清江郡。開彝廢縣 ,距衛城六十里。後周置飛烏縣。隋初,改曰開彝。唐廢。

佷山廢縣 ,在衛城西一百八十里。

施王屯 在衛城南二十五里。《廣輿記》:「州有施王餘址,故以為名。」

仙人室 在衛城北七十里。

「白坡書屋 」 在衛城南二十里。鄧楩建。

「客星山房 」 在衛城西,童昶讀書處。

玉印山房 在虎口岡,張問禮有《虎溪居士集》。半逸亭 在象耳山後,更名「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