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5 (1700-1725).djvu/4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禮義,妾不忍也。」乃自投瀨水而死。後員入郢,還過瀨 水之上,欲報女子以百金,而不知其家,投金水中而 去。又按張勃《史記註》,子胥乞食處在丹陽溧陽縣,縣 有投金瀨。唐時立貞女祠其上,李太白為之記。是子 胥遇浣紗女之地,在溧陽無疑。若彝陵,則春秋楚之 西境,其西北乃適秦入蜀之路,概之於吳,風馬牛不 相及,子胥何緣至寺?是或者水色類於浣紗,好事者因 謬倡浣紗女之說,而遂援以立廟,因據以入志歟? 《荊州舊志》謂周始封熊繹於楚。考之太史公序《楚世 家》曰:「重黎業之」,吳回接之;殷之季世,鬻子牒之。劉向 《別錄》云:「鬻子名熊,封於楚。」《漢·藝文志》:「《鬻子》二十二篇」 註云:「名熊,為周師,文王以下問焉。周封之,為楚祖陽。」 太史《丹鉛錄》辨兩鬻熊,亦據《漢志》。則是鬻熊固始封 於楚,至熊繹復封於丹陽。是宜荊州專紀之,而不及 於熊也。

魏人燒柵,謝冨仁請守子城,收兵可得五千人。《王褒 傳》云:「柵破,褒隨元帝入金城。」則子城一名金城,即今 大城也。高氏子城,又其後築者。《五代史》曰:「江陵當唐 之末,為諸道所侵,兵火之後,井邑凋零。季興招輯人 士,大築重城,執畚者數十萬人,將校賓客,皆負土助 焉。郭外五十里,墳塚皆殘破,掘取磚甃之工畢,陰慘」 之夜,常聞鬼哭。明初,湘獻王居之,號「湘城」,未幾,闔宮 自焚。天啟丁卯,惠王至,號「惠城。」按唐僖宗乾符五年 春正月丁酉朔,大雪,節度使楊知溫方受賀,王仙芝 之賊已至城下,遂陷羅城,將佐共治子城而守之,遣 使告急於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福,與沙陀五百在襄 陽者,俱至荊門,遇賊,奮擊破之。仙芝聞之,焚掠江陵 而去。江陵城下舊三十萬戶,至是死者十之三四。是 羅城者大城,而子城在內,非自高氏始有內城也。 《春明夢餘錄》:「海匱乃荊州北險,築橫堤引水作三海, 綿亙數百里,又為八匱,蓄洩水勢。今盡占為民田,非 惟失荊州之險,其地十年六七,澇,苦於無所瀉。」注: 「《書》:蕉歸州有玉米田,屈原」耕此,產白米,似玉。屈原耕 田,人多不知。

《府志》:「左丘明言楚築臺於章華之上。」韋昭以為章華 亦地名也。《新書》云:「臺甚高,三休乃至。」酈道元云:「在離 湖側,高十丈,廣十五丈。」今監利有臺曰三休,傳為靈 王所築。袁中道云:「章華在今三湖之間。」所云嵩臺寺 諸處,或其遺址。是則近沙市者為豫章臺矣。今即以 袁說考之,江陵之離湖,正與三湖相接,而監利之離 湖,相去固已甚遠。陳子昂詩:「遙遙去巫峽,望望下章 臺。」元稹詩:「草沒章臺北,堤橫楚澤湄。」千百年來,陵谷 雖殊,而今臺前大道,直接古堤,景物尚如《詩》中,何得 徒以名有互見?必求章臺於蒹葭蘋莎之涯,而謂其 不在都邑郊坰也。

鬼谷洞,在清溪寺迤西十里,與雲夢山法琳洞諸古 蹟相接。《李白傳》云:「余聞乳窟近青溪諸山仙洞,往往 窟中多玉泉交流,有白蝙蝠如鴉,千年之後,身如白 玉,蓋由飲乳水而長生也。」今鬼谷有玉泉蝙蝠意即 乳窟也。鬼谷先生弟子五百餘人,為作土窖,深二丈。 先生曰:「有能獨下說窖中,令我泣出者,則能分人主」 之地矣。久之,蘇秦下,說窖中鬼谷先生,泣下沾襟;張 儀繼下說窖中鬼谷先生,泣亦沾襟。曰:「蘇秦辭說,與 張儀一體也。」按:蘇、張如楚,多出遊說,土窖沾襟,隱躍 未遇前事,故高駢有「上天下天鶴一隻」之詞,而雷何 思有「當日恐未到青溪」之句。然龍山、釣臺、庾樓、橘洲 名勝遺蹟,每多互見,是事或不必繫於蘇、張,而地則 固有青溪也。

紀山寺在山頂,隋開皇間置近寺有反掌祖師墓。或 傳黃巢為劉巨容所破,死葬於此。按乾符六年十一 月,黃巢北趨襄陽,巨容與曹全晸合兵屯荊門以拒 之。賊追之,伏發,大破賊眾,乘賊逐北。比至江陵,黃巢 與尚讓收餘眾,渡江東走。其後正復猖狂,而乃以為 有墓在此。又或有云,巢後為老僧題詩津橋者夫中 和四年八月丙午,巢甥林言斬巢兄弟妻子首,將詣 時溥,遇沙陀博野軍奪之,并斬言首以獻於溥,紀之 備悉,而後人必故設疑案於千古間。此駱賓王所以 隱衡山而戾太子之乘犢車也。

葛陂寺《志》言:昔葛洪煉丹於此,化龍升去,丹井尚存。 考《晉史》,洪無遊楚之蹟。稚川著《神仙傳》,亦有葛陂君、 葛陂夫人之說,似皆鬼神名號耳,志言恐屬附會也。 天王寺在府城南門外,建自唐時,相傳宋岳武穆征 楊幺,貯火藥於此,後遂燬於火。有鐵約重四十五斤, 不知何物鎔成。歷元至明,沒於荒煙宿莽中。冶人屢 思竊去輒大雷雨不敢動,居民有近傍撫摩者輒病, 焚香禱之,立瘥。

楚江漁者,不知姓名,每得魚換酒,輒自放歌,不言姓 氏。江陵守瞿鉉問曰:「君隱者之漁耶?」對曰:「姜子牙、嚴 子陵。」世皆以為隱者,殊不知釣其名耳。

郭璞,字景純,晉末知難將至,避地東南,遂客彝陵。今 有《爾雅》、明月二臺。其東有洗墨池,璞所注《爾雅》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