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0 (1700-1725).djvu/9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守謝靈運

郭記室祠 。在郭公山下。初,晉郭璞卜城,有功於溫,立祠祀之。

文丞相祠 在江心寺,祀宋文天祥,配享杜滸,台郡人;徐臻,永嘉人。

卓忠貞祠 在江心寺,祀明戶部侍郎卓敬。章恭毅祠 在簡訟坊,祀明禮部尚書章綸。表忠祠 在迎恩門內二守,贈參議黃釧,嘉靖禦倭陣亡。

赤帝廟 在海壇山麓。康熙辛酉,郡城大火延燎,勢不可遏。知府王國泰默禱祝融,忽風返火熄,乃捐俸鼎建。

瑞安縣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邑厲壇 俱未載處所

忠義廟 即古東門廟,在東北隅,縣治後,神姓蔡,名敬則,漢末以里人起義兵,捍盜有功。「聖井。」 「許真君廟 」 在來暮鄉許峰山頂。

陳止齋先生祠 在仙巖。祀宋陳傅良,以其嘗讀書於此,故祠焉。

蔡文懿公祠 在清泉鄉新城,祀宋蔡幼學。卓忠貞祠 在西峴山,祀明戶部侍郎卓敬。樂清縣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邑厲壇

忠烈侯廟 在館頭橫春渡。神姓田名,居邰。唐乾符間,王郢亂,僖宗詔十道兵討之,奉命行至象浦,猝遇寇,力戰死。邦人哀其義烈,為祠祀之。龍母廟 在瑞應鄉黃塘。神姓江氏,方笄未嫁,浣紗見石,吞之,遂有娠,以父母疑,躍江溺死。忽雷電交作,其腹迸蜥蜴成龍,入海猶回顧其母。今其港有望娘匯,邑人因葬之,為立祠。

「王忠文祠 」 在九牛山下,祀宋學士王十朋。「章恭毅祠 」 在東皋山下,祀明尚書章綸。平陽縣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邑厲壇

廣靈廟 在城內,即郡忠靖王廟。

西郭廟 在錦屏山下。相傳為漢諫議大夫張堪。素直諫,常乘白馬,號「白馬生。」

靈護廟 在新羅山。山以神廟得名。唐《新羅》國太子因航海入覲,溺焉。顯靈茲山,立祠祀之。武安王廟 在北門外。

平浪侯廟 在杭雲橋。神晏氏。

護國廟 在長山。神姓古,名弼。

惠民靈應廟 在金丹鄉。神林氏,浦源人。雙劍潭廟 、白玉潭廟 俱在漁墅。

樞密周侯廟 在證真寺西隅。

葛仙君祠 在仙壇山下。

史先生祠 在前倉鎮,祀元史伯璿。

泰順縣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邑厲壇

東嶽廟 在東城外

五顯廟 「一在東城內,一在東城外。」

三聖廟 在縣治左

楊府廟 在清泉鄉

寺觀附

本府。永嘉縣附郭。

開元寺 在府城習禮坊。晉太寧五年,李整捨宅建為崇安寺。唐改今名。宋置御書閣、千佛講院。明洪武間,立為叢林。

嘉福寺 在簡訟坊。唐中和間建,宋咸平賜額。元分建上下二院。

天寧寺 在永寧坊,舊報恩光孝禪寺,宋改今名。有「華嚴」 、「妙峰」 二閣,貝葉生香閣。明初逆川大師受戒于此。景泰時,中貴李瓚重建。

資福寺 ,在華蓋山,林靈素築,名「通真庵。」 宋高宗巡幸,改今名。明再建。

皇清康熙間重修。

普覺瑜珈寺 ,在壽寧坊,後周廣順間建,初名「寶陀。」 宋祥符間賜名「普覺。」 紹興時,奏為律院。元至正霍時雨重建。明洪武間立為叢林。

大雲教寺 在永寧門內。梁大同間建,名「興業。」 唐文明間改名「白鶴」 ,天授二年改今名,與崇德、開元為府城三大寺。今改為縣預備倉。

淨光禪寺 ,在松臺山麓,唐時建,光化二年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