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0 (1700-1725).djvu/9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稅課司 在竹馬坊街東。

陰陽學  、醫學 俱在府治前。

僧綱司 在普覺寺

道紀司 在真華觀

批驗所 在「拱辰門外。」

「平定倉 」 「在《棠陰坊》」 ,今圮。

永嘉縣治 在東南隅遺愛坊。唐上元二年,置溫州,立縣治于州治東,在華蓋山之西。宋嘉泰間,徙治于丞廳。嘉定間,再徙于郡之行衙,即舊黃華館,續又修舊郡治居焉。元至元間,以縣治為織染局。二十七年,復以舊黃華館創縣治。二十九年,縣徙于舊酒務。元貞元年燬。大德元年,復為縣治。明洪武元年,仍舊為今治。

縣丞署 在正堂旁

典史署 在正堂旁

永嘉場鹽課司 在二都。

柟溪稅課司 在三十四都。

中界山巡檢司 在二都。

廣豐三倉 在寧村所內。

鎮標中營遊擊公署

左營遊擊公署 右營遊擊公署

協鎮府 ,係溫州衛治。明洪武元年,改舊《溫州府》為衛。

皇清順治十七年,改總督衙門。康熙十二年,改為協。

鎮府

中軍都司僉書廳

溫州衛屯田守備廳

外縣

瑞安縣治 在邵嶼之旁。吳時,羅陽縣治在北湖魯嶴。晉太寧間遷今址,歷代因之。宋端拱間,始葺新之。元至正乙未復燬。明洪武乙未,始重加增建。

皇清十一年重修。

東、西廡儀門、外門、修整譙樓。

縣丞署 在正堂旁

典史署 在正堂旁

察院 在儒學西

按察分司 在東北隅,集真觀西。

陰陽學 在縣東

醫學 在縣西

僧會司 在悟真寺

道會司 在集真觀

梅頭巡檢司 在十一都。

廣豐四倉 :在海安所城內。

協鎮府

中軍守備廳

右營守備廳

樂清縣治 在翔雲峰下,建自晉寧康二年,唐、宋皆因之。元至正壬辰火,甲午宋令彥寵重建。明成化十三年,令徐頤復鼎新之。

皇清康熙四年,縣令竇三聘重葺。至十二年,始建大

縣丞署 在正堂旁

典史署 在正堂旁

察院 在縣治東隅澄清坊。

布政分司 ,康熙元年,知縣李鳳翔重修。按察司 俱在姜公橋北。

陰陽學 在城隍廟東

醫學 在城隍廟西

僧會司   。道會司。

館頭巡檢司

北監巡檢司 在窯嶴

長林場鹽課司 在塔頭。

天富北監場鹽課司 在白沙,久廢。

廣豐一倉 :在盤石衛城內。

廣豐二倉 在蒲岐所城內。

廣豐五倉 在後所城內。

副總府 邑內,原無公署,康熙九年,副將雷孚言擴前荒址,建堂及轅門、鼓亭、衙門,尚未創建。中軍守備廳:

盤石營遊擊署 在西門內。

大荊營參將署 舊大荊驛基,康熙元年建。平陽縣治 在南「門。晉太寧中置,唐、宋仍之。紹興間重建,後燬。元至元十八年重修。元貞元年,陞縣為州,復加修治。明洪武二年,改州為縣。十六年火,萬曆中重修。」

縣丞署 在正堂旁

典史署 在正堂旁

布政分司 在城隍廟東。

按察分司 在城隍廟西。

督糧館 在縣治東,今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