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0 (1700-1725).djvu/8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玉蒼山 在縣西南八十里。一名「八面山。」 松山 ,在縣西南八十里。

赤洋山 :在城南百里。

傘蓋山 ,在縣南一百六十里,枕海。

鶴溪山 在縣西六十里。

赤岩山 ,在縣西七十里。

四溪山 在縣西南百里,一名「西山。」

珠明嶺 在縣南七十里。

東山 在縣治東

夾嶼山 在縣南五里

南屏山 在縣西南一里。

馬鞍山 在縣西二里

甸洋山 在縣西五里

石床嶺 在縣東南九里。

暘嶴山 在縣東南八里。

湖嶺山 在縣北二十五里。

象嶼山 ,在縣北三十五里。

石剌山 ,在縣東一十里。

洪坑山 在縣東二十里。

長山 ,在縣西南八里。

黃瀆山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黃浦山  、鐵龍山 、俱在縣西南三十里。《浦口山》。

《三山 》又名「張家山。」

三倒嶺  、鳳池山 俱在縣西南五十里。林坳山  、龜山   、烏石山 俱在縣西南六十里。

大棟山  、燥溪山  、盛嶴山 俱在縣西南七十里。

烏髻山  、珠山嶺 俱在縣西南七十五里。小龍山  、曉洋山  、天井洋山 俱在縣西南一百里。

盧屯山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

壁嶴山  、南嶴山  、蒲尖山。

白岩山  、駟馬山  、鶴皋山 俱在縣西七十里。

中峰嶺 在縣南六十里。

福鼎山  、明山 俱在縣南一百里。

廈材山 :在縣南一百五十里。

東嶺  將軍嶺 俱在縣東南九十里。雙排嶺 在縣東南一百里。

陽嶼山  、石帆山  、鹿山。

大嶼山  、小嶼山  、洋礁山。

赤礁山  、竹嶼山  、雷公山。

礁、   馬鞍山、  矮嶼山、緣鷹山、  于山   燕支岐。

蒲岐   、茄頭島 :俱在海中。

東海 ,在縣東二十五里。

橫陽江 ,在縣西二十五里。

腰帶河 源自白石嶺,環流縣治。

城東河 在縣東門外

桃湖 在縣南七十里

靈岩湖 在縣南一十五里。

蓀湖 ,在縣南六十里。

南湖 在縣西南九十里。

梅溪 在縣西三十里。古稱「梅源。」 宋林堯民栽梅溪上,改今名。

燥溪 :在縣南五十里。自宋蘭洋分為東西二溪。

「玉簾瀑泉 」 在白雲山。

寒瀑泉 在白雲山,兩柱對屹,類天台雙闕。葛嶴泉 在沙岡岩上。

七星井 一在舊社壇,一在鐵嶺頭,一在北隅,一在嶺門山東趾,一在清泉坊,一在崑山下,一在東山下,相傳以縣形類窯濬七井象七星以勝火。

泰順縣

萬羅山 在縣治前

鳳凰山 在縣治後

天關山 ,在縣北一里。

地軸山 ,在縣南一里。

飛龍山 在縣東城外

舞鳳山 在縣西城外

霞山 在縣南城外

鶴巢山 在縣東五里

百丈山 ,在縣北三十五里。

陳岱山 在縣東三十里。

仙山 ,在縣南七十里。

牙洋山 在縣西九十里。

天湖山 在三都。山頂有湖,蓄水不涸。

分水山 ,在縣南二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