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0 (1700-1725).djvu/8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建政和縣界,縈紆數百里,至三港入江。

小溪 ,在縣西六十五里。源出青田縣界,至潮漈入江。

龍鬚潭 在仙岩。相傳黃帝乘龍飛昇,時有鬚墮,故名。

七星潭 在巾子山。有潭七,故曰「七星。」 其最高一潭,神龍宅焉。元大德八年,禱雨潭中,忽見一物狀如黿,迎水出,而雨隨至。

聖井 在許峰山頂。深廣不盈尺,或稱「海眼」 ,隨潮升降。歲旱禱之,水湧即雨。

蓮湖 在小東門外

月湖 在城東門外

樂清縣

縣後山 :在縣治後。一名「翔雲峰。」

九牛山 :在縣治東。有大石九,橫列山脊,遠望若九牛然。

東溪山 :在縣治東北。

東塔山 在縣治東

西塔山 :在縣治西,一名「馬院山。」

丹霞山 :在縣治西,舊名「白鶴山。」

石馬山 在縣南五里,又名南岸山。凡三脊,橫六七里,為縣案山。

印嶼山 ,在縣南五里,當水口,形如覆釜,為「縣印山。」

鳳凰山 在縣東五里

蓋竹山 在縣西三里。上有蓋竹洞。

西漈山 在縣西五里

湖潢山 ,在縣西十五里。

左原山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政洪山 在縣西三十里。

白石山 ,在縣西三十里。唐天寶間,改名「五色山。」

赤水山 在白石山之北,以所出水色名,又名「赤岩山。」

章嶴山 在縣西十二里。一名「雙峰。」

盤谷山 在縣西十里,以山谷盤旋,故名。白塔山 ,在縣西四十里。

盤嶼山 :在縣西五十里。濱海。

茗嶼山 在縣西南六十里。

長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一名「象山。」

石埭山 在縣東三十里,一名「石帆山。」

龍門山 在縣東

黃塘山 在縣東四十五里。

龍穴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

窯嶴山 在縣東五十里。一名「丫髻。」

大荊山 ,在縣東北九十里。

芙蓉山 在縣東六十里。

鴈蕩山 ,在縣東九十里,岩巒奇怪,凡數百里。石門山 ,兩山對立自長。入山必由之。仙亭山 在北閤,有仙橋、丹竈、石棋枰。南閤山,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

盤山 ,在縣東北一百四十里。

玉環山 在海中。山北有峽如門,名「楚門。」 白沙嶺 ,在縣東五里。

丹芳嶺 在縣東八十里,又名「四十九盤。」 馬鞍嶺 在縣東九十里。一名石城嶺。

謝公嶺 在縣東一百里。

溫嶺 ,在縣南一百六十里。

文筆峰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王簫峰 在縣東三十里。

「仙岩峰 」 在東外谷,有石室洞天。

黃羊岩 在湖上

鹿跡岩 在三都

湧泉山 在縣西十五里。

柳市山 在八都

峽門山 ,在縣西十五里。

龍羾山 在峽門南

龜山 在吳嶴

霓山   、《名山   》《十里山 》,俱在茗嶼鄉。

孤嶼山 在湖頭

靈府山 在象浦

蒲壇山  、黃華山 俱在七都。

岐山 在六都。有《八景》。

「新市山  」 、「片帆石 」 ,俱在蒲岐。

「大崧山  」 、「小崧山  」 、「婁嶴山。」

南屏山 俱在瑞應鄉

板藏山  、仙甑山 ,俱在東外谷。

百岡山 在鴈山北

北屏山 在北閤

北洋山 在東外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