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0 (1700-1725).djvu/7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毀安樂塔及牛山,臨江扶欄,取其磚石,掘地作河以 取土。居民苦於力役。真性慘酷,築土不堅者,遂和土 築其中,繼以疫癘,死者相枕藉。既而真登鳳凰山瞰 視,曰:「即此可以觀中之虛實矣。」事遂寢。今市心及橫 港一帶,隱然隆起者,皆新城基也。

嚴州府部雜錄

《水經注》:「浙江東北逕建德縣南,縣北有烏山,山下有 廟,廟在縣東七里。廟渚有大石,高十丈五尺,圍水瀨, 濬激而能致雲雨。浙江又東逕壽昌縣南,自建德至 此八十里,中有十二瀨,瀨皆峻嶮,行旅所難。縣南有 孝子夏先墓,先少喪二親,負土成墓,數年不勝卒。浙 江水又北逕新城縣,桐谿注之。水出吳興郡於潛縣」 北天目山,山極高峻,崖嶺竦疊,西臨後澗,山上有霜 木,皆是數百年樹,謂之「翔鳳林。」東面有瀑布下注數 畝深沼,名曰「蛟龍池。」池水南流,逕縣西,為縣之西谿。 谿水又東南,與紫谿合,水出縣西百丈山,即潛山也。 山水東南流,名為紫谿,中道挾水,有紫色槃石,石長 百餘丈,望之如朝霞。又名此水為「赤瀨,蓋以倒影在 水故也。紫溪又東南流,逕白山之陰,山甚峻極,北臨 紫溪。又東南連山挾水,兩峰交峙,及頂對石,往往相 捍。十餘里中積石磊砢,相挾而上,澗下白沙細石,狀 若霜雪,水木相映,泉石爭暉,名曰『樓林』。」紫溪東南流, 逕桐廬縣東,為桐溪。孫權藉溪之名以為縣目,割富 春之地立桐廬縣,自縣至於潛,凡十有六瀨,第二是 嚴陵瀨。瀨帶山,山下有石室,漢光武帝時嚴子陵之 所居也,故山及瀨皆即人姓名之。山下有磐石,周迴 十數丈,交枕潭際,蓋陵所游也。《桐廬谿》又東北逕新 城縣,入浙江縣,故富春也。孫權省并桐廬,咸和元年, 復立為縣。浙江又東北入富陽縣,故富春也,晉后名 春,改曰富陽也。東分為湖浦。浙江又東北逕富春縣 南,縣故王莽之誅歲也。江南有山,孫武皇之先所葬 也。漢末,墓上有光如雲氣,屬天。黃武四年,孫權以富 春為東安郡,分置諸縣,以討士宗。浙江又東北,逕亭 山西,山上有孫權父冢。

《老學庵筆記》:「今人謂貝州為甘陵,吉州為廬陵,常州 為毗陵,峽州為夷陵,皆自其地名也。惟嚴州有嚴光 釣瀨,名嚴陵瀨」,嚴陵乃其姓字,瀨是釣處,若謂之「嚴 懶」尚可,今俗乃謂之嚴陵,殊可笑也。

舊《志》:唐武德四年,置歙州總管,領歙、睦、衢三州,則淳 因舊為睦州境矣。七年,以桐廬來屬,名東睦州。八年, 去「東」字,領建德、桐廬、分水迨。神龍元年,睦州領縣五, 而壽昌與焉。後據《唐志》稱:古睦州陵自六朝以來,皆 為封建之地。宋孝武帝封其子為新安郡王,而文帝 孫延年遂紹其後。蕭齊海寧恭王亦封新安,梁文帝 子禹、陳文帝子伯固,亦皆建國于茲。唐太宗封其孫 徽,而宋太宗以皇弟領防禦使,陞建德軍節度使。宣 和三年,高宗以皇子領遂安慶源軍節度使。理宗以 外戚楊谷封新安郡王。寶祐五年,詔以皇子忠王特 授鎮南遂安軍節度使。景定元年六月,御筆立為皇 太子,而此邦節鎮愈為增重。蓋南都于金陵,南宋駐 蹕臨安,皆畿輔重地也。

《圖經》載嚴陵山水,清麗奇絕,號錦峰繡嶺,乃子陵隱 居之所,後以名山。然嚴陵山水稱號,率有經據。如「杜 若汀洲」,見干杜紫微詩云:「杜若芳洲翠,嚴光釣瀨喧。」 如丁谿越嶂,亦見于杜紫微詩云:「翠岩千尺倚溪斜, 曾見嚴光作釣家。越嶂遠分丁字水,江梅遲見二年 花。」蔡天啟上牋四六云:「溪壑縈迴,二水合而成字;山」 城閴寂,一葉墮而亦聞,莫不有據。又如「吳根越角」,亦 見杜紫微詩《昔事文皇篇》中云:「溪山侵越角,風壤盡 吳根。」獨未知《錦峰繡嶺圖經》何所據也?

《春明夢餘錄》:「金、衢、徽諸水入江,至嚴州一峽口,諸山 水若齊發,嚴州輒罹水患,至盈五丈餘。」

嚴州府部外編

《舊志》:宋黃裳未第時,從父宦游,讀書桐廬禪定院。至 夜分,聞哭聲自遠而近,極其哀楚。呼僕視之,乃一婦 人,將自溺,僕因阻之,遂得免。良久,或聞二人相謂曰: 「爾替身曾到否?」泣應曰:「賺得一婦人,至被黃尚書放 之矣。」裳叱之,遂泯其跡,蓋厲鬼也。後裳果及第,位至 尚書,鬼神已先知云。

《草木子》洪揚祖,淳安養村人。入太學,以三舍法釋褐。 嘉熙庚子間,為京局官。一日偕友人泛湖,至三賢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