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0 (1700-1725).djvu/7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阿老瓦丁平章入覲,條奏:「凡諸路之不便於民者,如 鷹房、河泊,除之商課、酒稅,輕之金課,特罷建德一路。」 從所請也。世之務財用而長國家者,雖竭民力而漁 之,不恤也。而公之用心如此,其過人也亦遠矣。迺今 年二月旨下,省檄諸路管民官詳究奉行,本府總管 朝列管侯承命以歸,與府長貳率其屬登進其民而 告之曰:「是公朝之至恩,而省府官之嘉惠也。」民父老 感烈懽舞,則又曰:「微我公不及此,今而後得釋此,以 耕鑿飲食作息而免于患,公德至厚也。願鑱石以志 不朽。雖然,茲固幸吾一路私也。天地生物止有此數, 窮人力而取之,未有不受其弊者。天子富有四海,所 寶固不在此數也。世有採《民風》者得焉,推而放之,以 幸東南,庶乎其可。」遂為記。至元二十七年四月日記。

《建德府節要圖經序》
方回

「建德府,新定郡,遂安軍節度。」今統縣六:建德、淳安、桐 廬、遂安、壽昌、分水郡治建德縣,當浙江之上游,新安 江、東陽江之會。《天文》南斗、須女之分。《禹貢》揚州之南 境。春秋時屬吳,尋屬越、屬楚。至秦介鄣、會稽兩郡間。 漢隸吳郡之富春縣、丹陽郡之歙縣。建安十三年,孫 權分丹陽、揚郡之歙縣置新郡,治今淳安。晉平吳,改 為新安郡。至東晉,皆隸揚州。宋、梁改隸東揚州,尋復 舊。隋平陳,廢新安郡為縣,入婺州而置歙州。仁壽三 年,即新安故城,置睦州。大業初,改婺州為遂安郡,歙 州為新安郡。唐武德四年,復為睦州,而析桐廬縣為 嚴州。七年,復嚴州,復以桐廬屬睦州。貞觀元年,分天 下為十道,睦州隸江南道。神功元年,「徙州治建德。天 寶元年,改為新定郡。乾元元年,復為睦州。」五代屬錢 氏。宋太平興國三年,錢氏納土,隸兩浙西路。先是,太 宗嘗以親王領睦州防禦使。政和八年,升為建德軍 節度。宣和三年,平方臘,改為嚴州遂安軍節度。高宗、 度宗皆嘗以皇子領遂安軍節度使,咸淳十年,升為 建德府。其戶口之數,紹興己未,戶七萬二千二百五 十六,丁一十一萬一千三百九十四。淳熙丙午,戶八 萬八千八百六十七,丁一十七萬五千九百有三。景 定壬戌,戶一十一萬九千二百六十七,口三十二萬 九千一百有六。「權姦賈似道當國,中外苟且,玩愒版 籍,漫不經意。今兵火後,未知登耗。其物產之宜,萬山 叢蔽」,山居八,田居二,往往樵薪為生,仰米旁郡地狹 人稠,土瘠民窶。浙西諸郡腴,而此獨窮陋,加以南渡 都杭,是為西南數百郡之孔道,舟車必由,迎餞疲瘁, 而郡益乏。《皇祐指揮》,「歲為婺州輸絹三萬六千疋,婺 歲歸本郡米一萬五千石。」戶部督絹,本郡以上征下, 歲無虧。本郡督婺州米,列郡勢相侔負,固不償,而郡 愈不可為。郡所以名於東南而望於時者,以嚴子陵 之釣臺在焉,而三朝之潛藩也。真人有作,六合混一, 乃至元十三年歲在丙子二月有六日,闔郡官吏軍 民,奉前朝詔,以郡歸附于大元聖朝。武略將軍兵部 郎中王世英,武略將軍刑部郎中蕭郁偕來,秋毫無 犯,市不易肆,寬書屢下,弛征蠲賦。民樂有生行。中書 一政一令。無非所以布宣今上好生之仁。繼自今凋 敝郡。其有瘳乎。

《釣臺賦》
明·王世貞

己已之秋,季月消魄,余所偕邁者金華括蒼之柏,指 桐廬下。建德𦬒眠,衣雲蟬緩繡壁飛湍激流,千丈縹 碧,澄渟皎鏡,下數白石。于時鴻濛就冥,鷁首忽辨,桂 輪少虧,金波騰絢。恍見一峰縹緲于空裔,連岡溯流 而拱獻,森槮厭。岩阜回緬。洪濤鼓兮木末,流泉激 兮石間。中宮《葉商》,《拊節》迥環。余所停憩,二客解顏。舟 子維焉,曰:「此固嚴光先生灘也。」余乃野幘而楚服,盤 跚以前。挹寒漿兮靡椒,薦素琹兮無絃。追夫一介之 賤微,靈誠感而燭天。遂姓其州而貌其山者,千五百 年。雲臺飆燼,原陵無煙。富貴身盡,聲華代遷,孰與先 生,宇宙長鮮。嗚呼「噫嘻!彼夫赤真中晻,紫閏未窮,兵 起東郡,節殉二龔,庶幾君臣,如日麗空。妖新截蜃,白 水興龍。藉非先生,君德疇隆,土行重倫,丘賁驟穹,萬 歲千秋,穆如清風。紲纓拲珪,以匏余躬。」再拜而退,二 客是從。未既,忽有歌聲起于蘆際,夭眇鏗厲,林木盡 沸。其辭曰:「滄浪之清,可以濯纓。渭水釣利,桐江釣名。 役心成跡。強性之情,孰與吾漁,無役無強,纖阿為釣, 大虛為網。冥志沕穆,縱神滉朗。」余異而迫之,不見其 處。縹若一縷破東南霧而去。

嚴州府部藝文二

《七里灘》
宋·謝靈運

羈心積秋晨,晨起展遊眺。孤客傷逝湍,徒旅苦奔峭。 石淺水潺湲,日落山照曜。荒林紛沃若,哀禽相叫嘯。 造物悼遷斥,存期得要妙。既秉上皇心,豈屑末代誚。 目睹嚴子瀨,想屬任公釣。誰謂古今殊,異世可同調。

《富春渚》
前人

宵濟漁浦潭,旦及富春郭。「定山緬雲霧,赤亭無淹薄。 愬流觸驚急,臨圻阻參錯。亮乏伯昏分,陰過呂梁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