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0 (1700-1725).djvu/4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布政分司署 、按察分司署 俱在縣治東。陰陽學 在縣治西。

醫學 在縣治南

僧會司 在無礙寺

道會司 在洞神宮

存留倉 在縣治東

預備新倉 在縣治南。明景泰間,知縣成禮建。預備東倉 在萬年鄉。

南倉 在鳳林鄉

西倉 在龍津鄉

北倉 在新安鄉。俱明洪武二十三年建。壽昌縣治 在萬松山南。元至元間燬,寄治學宮,令朱世榮、王瑀即舊址重建。元末又燬,明洪武六年復建。景泰四年知縣張瑄修葺。

《皇清重修》:

「陰陽學  」 、醫學 ,各就其所居。

僧會司 在廣安寺

道會司 在元妙觀

存留倉 在縣治內

預備新倉 在縣治東至孝鄉。

東倉   、南倉 並在仁豐里。

西倉 在永平鄉

北倉 在壽昌鄉

分水縣治 ,前面巖山,後負雙峰。唐武德間建。宋末燬。元元貞間,令李讓重建。延祐六年復燬。明洪武三年,知縣余得賢重建。正「統、景泰、成化間,相繼修繕。」

《皇清重修》:

「浙西」 分署 在城隍廟西。

陰陽學 ,即所居為署。

醫學 :即「惠民藥局」 為署。

僧會司  、道會司 ,各就其所居寺觀。存留倉 在縣東廳。

預備南倉 在縣南

東倉 在三營

北倉 在九營

西倉 在七營

嚴州府學校考書院社學附 通志

本府。建德縣附郭。

嚴州府儒學 在府治三元橋之西。舊在府治東南隅。宋雍熙間改遷西北隅。明洪武年間始建今處。嘉靖八年,詔建敬一亭,十年詔建啟聖祠。

皇清康熙八年,知府梁浩然重修。二十一年,洪水衝。

頹知府任厚風重修

龍山書院 :在府拱辰門外。康熙十年,知縣項一經重建於東門外。

建德縣儒學 在建安山麓。舊在縣側東南隅,宋遷治東。明隆慶間,知府周望改建今所。

皇清康熙十一年,知縣項一經、教諭嵇爾勳修建《二》

十一年,洪水衝頹,知縣戚延裔重修。

社學 三所二在城,一在東門外。

外縣

淳安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宋至道三年,始建廟學。明正德中,巡按吳華。崇禎間,教諭曹三仕、訓導杜朱佐、湯有望重修。

雉峰書院 在縣西鄉招賢里。宋儒融堂先生即所居,為聚徒講學之處。

石硤書院 在縣東北五里龍山之麓,為方蛟峰講學處。咸淳中,蛟峰復入侍講,度宗御書「石硤書院」 四字額以賜。

清溪書院 在縣東城隍廟之東南。明成化間,通判劉永寬建。嘉靖間,知縣海瑞改建城隍廟左,亦廢。

仙居書院 在縣南遼源深洞嶺畔,商輅建。寶興書院 在縣西西湖上。明知縣蕭元岡建。「社學 三所並在《坊市》。」

桐廬縣儒學 在縣治東北。舊在西塢,宋至和中徙戴家橋。嘉祐中遷今所。明正德中燬,分巡僉事楊惟康重修。

皇清順治十七年,知縣張如璿、康熙二年知縣楊可

楫相繼重修

滄江書院 在縣西十五里。今改「滄江社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