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0 (1700-1725).djvu/3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十里。明嘉靖三十七年,豐潤令余乾亨建,時於橋下得石如斗,故名。

路口橋 邑人汪時和建,尋漸圮。明崇禎十五年,毛廣宗捐修三門。

皇清順治十四年,僧性遂募修《六門》,行者便焉。

三聖橋 在縣治南三十步。

馬石橋 在縣西三十里。相傳明太祖略地新安,過連嶺至此旋師於石間上馬,因名。

汪家橋 在縣西六十里。

登雲橋 在斗應橋之下。御史余乾貞建。龍溪橋 ,在威山橋上。

威山橋 在縣西五十五里。舉人汪喬遷倡建。富春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淇縣令嚴時理建,舉人嚴化民修。

大嶺橋 在縣北七里

賢橋 在縣東北三十里。

浮橋渡 在縣治南,因鍾義橋圮設渡。

大路口渡 在縣西十里。

塌溪渡 在縣西四十里。明嘉靖三十年,里人徐元潮募修。

中洲渡 在縣西南六十里。舊有渡夫,今革。三渡 在縣西南五十里。

罟網渡 在縣東南三十里。路通西安,舊有渡夫,今革。明崇禎間,余兼善捐田十畝,造渡船木橋,往來便之。

壽昌縣

爽溪橋 在縣南十五里。

大同橋 在縣西二十里。

山後橋 在縣東十五里。

會通橋 在縣西市中,跨西湖。

南溪橋 在縣南一里,跨白艾溪,道通金衢。宋公橋 在縣西二里,長一十五丈。

朝京橋 在縣東南二里。

至仁橋 在縣東五里

七里橋 在縣東七里

翠溪橋 在縣東南七里。

淤堨橋 在縣東十里

顏公橋 在縣西十里

廣濟橋 在縣南十里。按《通志》,在縣西十里,湧坑橋 在縣東十五里。

硤石橋 在縣南十五里。

永平橋 在縣西二十二里。

排山橋 在縣西南一十七里。

八鼓橋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置八石鼓於上,故名。

葉墩橋 在縣南二十七里。

曲斗橋 在縣西南二十八里。

周溪橋 在縣北十里

乾溪橋 在縣東十八里。

梅川橋 在縣西南三十里。

朱監橋 在縣西北三十里。

項村橋 在縣西北三十里。

檀村橋 在縣南三十里。

珍石橋 在縣西六十里。

玉虹橋 在縣西南

皆喜橋 在縣西北四十里。

白沙渡 在縣東二十五里。明萬曆三十八年,推官陸某捐俸買田二畝五分五釐,收租以作工費。《石碑》見存。

南溪渡 在縣西南一里。

白。渡 在縣東南一里。新市渡 在縣東十二里。

淤堨渡 在縣東十里

航川渡 在縣西十里

分水縣

順安橋 在縣一百餘步。邑人何雲《鴈記》「慶雲橋 ,在縣南一里。」

分水塢橋  《上卯塢橋》。

經塢橋 以上三橋俱在縣北,邑人劉棟建。雙桂橋 在縣西一里。

西橋 在縣西二里

洞橋 在縣西一里

花橋 在縣北二十里

濯仙橋 在縣西四里。昔有仙人濯足,故名。洪橋 ,在縣西八里。

雛橋 在縣西十里

畢浦橋 在縣東二十里。王舜卿《記》。

藍田橋 在縣北二十五里。

觀橋 在縣西三十里

廣濟橋 在縣西柳柏鄉。

邵舍橋 在縣西南分水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