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0 (1700-1725).djvu/2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牛、女分野近七閩。戴令廷槐志淳安,謂淳安去會稽六百餘里,而范蠡、鬼谷諸人以會稽入牛一度,臨淮入牛四度,廣陵入斗八度,則淳安尚未入牛,當如《宋史》所云「南斗須女之分」 ,似為有據。蓋嚴雖吳越舊疆,而僻在一隅,分野度數難以吳越廣地律之,且《漢紀》《隋書》《唐志》《宋史》推測悉經數手,斗女之說近之,不然,淳在隋唐屬新安,今徽曰「斗女分野」 ,淳何迥異耶?

嚴州府山川考一       府志

本府。建德縣附郭。

烏龍山 ,在城北三里,一郡之鎮山也。高六百丈,周迴一百六十里。

東山 在城北一里。《志》云:「烏龍山支脈下走平陸,繞入郡城,各有其名」 ,此其一也。

建安山 :在城北一里,「秀山」 之東。

樊家山 在城北一里,山下有蟹黃泉。此與建安山,皆烏龍山支脈。

建昌山 在府城西二里,又名建蒼山。下瞰江水,左有西湖,諸水皆出于橋下。

高峰山 :在城東五里。即北高峰,烏龍山之支也。

南山 ,即南高峰,與城對峙,馬目山之支也,上有天寧寺。

九峰山 :在城西五里。有九峰寺。

方門山 :在城東七里。烏龍山之支也。

西山 :在府治西北一里。舊有孤高亭,今廢。錦沙岡 在城北一里,烏龍山之支。

赤山 在城西北一里。山無木,惟土石殷然。屯軍山 在城西北一里。

青山 在城西十里九都,南岸瀕河,馬目山之支也。

平壁山 :在城西十五里。亦烏龍支山。

橘山 在城南十五里,頂有羅浮橘一株,遇熟,風吹墜地,得者詫為「仙人橘」 云。

碁枰山 :在城南一十五里。

萬歲山 :在城東南二十里。

馬目山 :在城西南二十五里。

龍門山 ,在城東二十七里,山頂有浮圖,臨江渚,石壁上有瀑布泉,下連胥水,接嚴陵。

鼠山 :在城東南三十八里。其形如鼠。

幽徑山 在城西四十里,朱池之西。

義湖山 在城西四十里,山有池,大旱不竭。吳氏山 在城西北四十里,山下多吳姓。「湫山 」 在城北四十五里許。高六百丈,周迴一百餘里,與烏龍、清泠二山相埒。

焦山 在城西五十里,臨新安江滸。

蓮花山 在城西五十里,與楊溪峰相連。安仁山 在城東北六十里。

芝山 在城東六十里,桐廬縣清泠山之支也。秀山 在府治東。宋時山巔有秀亭,麓有秀泉。紫蓋山 在城西北七十里,淳安界。

靈岩山 在城西八十里,與淳安縣紫蓋峰相連。

銅官山 :在城西八十里。

五寶山 :在城西八十里。

明山   、岩山 俱在城東南二十里。雲岫山 在城東北四十里。

南高峰 :在城南十里,馬目山之支。

楊溪峰 :在城西四十五里,峰如卓筆。

筆架峰 :在城西七十五里。五峰削列,有如筆架。

烏龍嶺 在烏龍廟後山頂,僧真悟建「聖水亭。」 罾潭嶺 在城西二十三里。

馬鞍嶺 在城東北三十五里,有石如馬鞍。楓樹嶺 一在城西四十三里,一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嶺多楓樹,故名。

井硎嶺 在城東南五十里,通浦江界。

蛇嶺 在城西五十里,通淳安縣界。

午方嶺 :在城東北六十里。

銅官嶺 在城西八十五里,路通淳安縣。烏隴 ,在城西五十餘里。漢太守朱買臣有廟在焉。

蕙巖 在城西十五里,翊忠潘侯墓在其麓。將軍巖 在城東南四十里,與蘭谿相界。羊亭巖 在城西南八十里,有晉太傅羊祜祠。石樓洞 在城西北四十里,眾石攢聚如樓。項山洞 在城西四十五里,石泉湧出,可溉田。烏石 在城東十五里烏龍山。落脈石,黑色。香爐石 在城東南一百里馬嶺山巔。

新安江 ,在城南,一名「歙江」 ,經淳安縣一帶。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