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0 (1700-1725).djvu/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小,九天星逼玉樓高。鸞分花影棲紅藥,龍戲珠光照 碧桃。踏碎煙霞歸去晚,月華寒曬藕絲袍。

《前題》
唐·順之

本為窮幽賞,非緣避世氛。鄉心吳水盡,客路越山分。 名姓休相問,漁樵久作群。忽思鸞掖侶,日暮倚停雲。

《黃岡山》
詹山

抱一山人早悟禪,樊籠無計脫塵緣。阿誰卓錫開青 嶂,此日攜壺破紫煙。地勝草蔬皆藥石,雲低雞犬亦 神仙。竹床信宿詩魂冷,身世渾忘在半天。

《百樹尖山》
樊阜

巨靈掬山勞神工,幾瓣巧削金芙蓉。元氣蒸雲滴春 乳,珊瑚戛玉搖玲瓏。香翠浮簾眠不得,起向庭前看 樹色。碧天如洗月初沉,野鶴長鳴抗幽寂。

《將從衢州陸行至常山》
朱應登

江鄉二月欠芳菲,白露黃雲慘不開。石碓自舂知水 長,布帆初飽覺風來。旗亭喚客春嘗酒,驛路懷人曉 見梅。世味已諳灘百折,山行明日又千迴。

《題白龍洞》
葉向高

路近家山思轉悠,喜逢關尹暫淹留。虛亭有客攜樽 至,深洞何人秉燭遊。碧漢瀉流聲不斷,白龍吹雨氣 常浮。須知寒谷陽回日,好霈甘霖遍九州。

《憶秦娥》雪山閣
宋·趙子覺

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煙光薄。棲鴉歸後,暮天吹 角。斷香殘酒情懷惡。西風趁起梧桐落。梧桐落。又 還秋也,又還寂寞。

《蝶戀花》寒秀亭觀梅
毛滂

相見江南情不少。爾許多時,怪得無消耗。淡日暖雲, 勾引到。闌干寂寞憐春小。宮面可憐勻畫了。粉瘦 酥香,一段天真好。喚起玉兒嬌睡覺。半山殘月南枝 曉。

《南樓令》信安驛
文天祥

雨過水明霞。潮迴岸帶沙。葉聲寒、飛透窗紗。懊恨西 風催世換,又吹我、落天涯。寂寞古豪華。烏衣又日 斜。語興亡、燕入誰家。只有南來無數鴈,和明月、宿蘆 花。

衢州府部紀事

《舊志》:「唐鄭崇義,明經中第,為郡士時,一日心忽痛,奔 歸。母正病劇,母亡廬墓。郡境有蝗,獨不食其苗,舍南 木生連理。中第不仕,太守張思欽、司馬婁知柔、邑令 辛規屢薦其孝弟,終不受徵。」

《府志》:「西安十一都石室堰在郡城西南二十里。七十 二溝之水匯於城南,而為城東南之大濠,復引濠水 入城為內河,蓋一邑根本焉。宋時創為此堰,縣丞張 應麒董其事,三年工不就。適山水暴漲,應麒憤極,躍 馬自沉中流以死,自後堰址始定。事聞,特贈少卿。至 今奉祀不替。」

《演繁露》:衢州之下十里許,深潭有石,兀立水面,土人 名之曰浮石。白樂天有《謝衢州張使君詩》曰:浮石潭 邊停五馬。」先是土人嘗有謠曰:「水打浮石圓,龍游出 狀元。」蓋石本嶄喦不齊。紹興甲子,兩浙大水,浮石沒 焉。水退,石仍出,而嶄喦者皆去,蓋為猛浪沙石之所 淙鑿,得此圓渾也。又一年己丑,縣人劉章魁廷試。 《府志》:「龍游縣烏石教寺在縣北宣教鄉,舊名幽巖。宋 政和三年,有題壁云:『紹興丙寅,清河張浚過此,聽顏 師鼓琴而去』。岳飛過宿留,題寺中木桌云:『奉旨趨闕, 復如江右,假宿幽巖,遊上方,覽山川之勝,志期為國。 速欲掃平黠鹵,恢復輿圖,迎二聖於沙漠,輔聖主無 疆之休。因此以紀歲月』。」紹興二年十月「《初一日題》: 慧海姓陳,住九江東林堂。與岳武穆善。岳罹禍,竄至 江山,被逮,宿逆旅。中夜索筆欲與偈捕,卒叱之,將旦 燭之,已坐逝矣。東林僧有夢者來,發視之,髮被肩,爪 甲寖長,其顏如丹。乃歸葬廬阜。

周宣靈王神祠在郡城朝京門內。神杭州新城縣綠 川埠人,姓周,諱仲偉。宋淳熙間,母汪氏感蛇浴金盆 之瑞而生。年二十四,母病劇,命禱于婺之五王廟。比 歸及衢,聞母訃,哀傷哭泣,死舟中,植立不仆。衢人異 之,即奉神肉身斂布而加漆,建廟祀焉。有大旱為霖、 返風滅火之應。元至元中,伯顏忽都守衢,奏聞封王, 號「大新」,其廟以城壕、田稅供春秋祭儀。

《草木子》:元至正間,衢州陷,龍丘大家何氏為兵所掠, 裂帛題一詩云:「妾長朱門十九春,豈知今逐亂離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