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5 (1700-1725).djvu/5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云:「吾有兄弟一十八人,今方有六王,可聚之。」 夢覺,訪得煙霞洞有六羅漢,遂別刻一十二尊,以符所夢。又石屋洞亦有石鐫羅漢,共五百十六身,中間鑿釋迦佛、諸菩薩像。

三瑞堂 在昌化縣治後。宋景定中,邑西鳳凰山產瑞麥,馬篠諸山產嘉禾嘉粟。時令劉中憲登獻於朝,理宗賦詩紀之,以賜輔臣,治因建堂,故名。

《登高覽勝 》陟吳山之徑,有門曰「登高覽勝」 ,元平章答剌罕脫觀所甃。

真聖觀蕉花 ,《湖山志》曰:「觀中有蕉花一株,以盛衰休咎。」

《石觀音像 》。《石羅漢像》。

石刻宋蘇軾《寶成院賞牡丹》詩 ,詩鐫石壁,筆法甚勁。

「歲寒松竹」 四字 ,明成化間吳東升所題石觀音像。以下四古蹟俱在寶成院。

東樓 武德七年建,一名望海樓。《太平寰宇記》:「名望潮樓」 ,高十丈,在舊州治,宋中和堂之北。南亭 ,郡城東南隅。

《南園㢲亭》「清風亭 」 在中和堂側,直望海門。

《茶亭 》茶亭四楹,前鑿方池,即「行山閣」 故基也。紅梅閣 在石林軒側。

竹山閣 舊在玉蓮堂西竹園山,景定二年,安撫趙克愚移置講易堂之東南。

香遠樓 舊為玉蓮堂,安撫趙克愚撤屋,徙其扁於西湖之濱。咸淳七年,安撫潛說友即廢址為大堂,六楹。樓其上山翠橫陳,芙蕖可俯,取「香遠益清」 之語名之,遂為州治最佳處。

山頂古松 在萬松嶺。《鳳凰山志》:「山頂之上,三松並立,龍翔虎踞,其大百圍,高數十丈。」

萬松書院 明弘治間建。內有大成殿、明道堂、居仁齋、「由義齋。」

曾唯亭 《南北坊表》二:一曰「德侔天地」 ,一曰「道冠古今。」

毓秀閣 明嘉靖時,御史潘倣建。

惟道堂 明道堂後。明萬曆間建。

「窮理齋 」 以上俱在萬松書院內。

「玉壺臺  。」 「振衣亭  。」 「可汲亭。」

「依雲亭  」 見《潮亭》。

飛躍亭 以上俱在「八蟠嶺。」

舞鳳軒  、《萬菊軒  》《浣雲池》。

銅井

沈婆井 八蟠嶺上

郭公井 ,八蟠嶺下,相傳郭璞所鑿。杭州濱江斥鹵,難於甘泉,地脈非璞不識耳。按:鐵冶嶺亦有郭璞井。

山川壇 明洪武元年,擬建山川壇城西北,風師壇城東北,雨師、雷師壇城西南。二年,詔「風雲雷雨合一壇」 ,尋又詔併山川共一壇。八年,又詔併城隍合祭。

《慈雲嶺石刻 》:石壁篆刻「梁單閼之歲興建龍山,至涒灘之歲開慈雲嶺。」 共一十八字。

《木觀音像 》,在「天龍寺。」 宋建炎三年大火,像在烈焰中,巋然獨出於火。

光明石 ,上鐫「天龍寺光明石」 ,共六字。明宋景濂有記。

傅大士拍板 在天龍寺。傅大士,漁人也。遇嵩頭陀,語曰:「我昔與汝於毗婆尸佛前,發願度眾生,汝今何時還兜率宮?」 指令臨水觀影。大士見圓光寶蓋,卒悟前因,夫婦冥通。梁武帝召見壽光殿,從論真諦。大士曰:「息而不滅。」 又講《金剛經》,大士揮案,一拍而起。帝不喻,大士乃索拍板,升座唱四十九頌,頌終而去。

「月輪山」 ,《金魚池》。

龍門龍潭

太湖山錢王洞 內有泉。

風洞 ,春夏風自洞中出。

水洞 內有五色石子,取出則色變,還洞仍舊。「兩峰書院 」 ,明大司寇洪鏡別墅。

湖堂 在聳翠樓側

呂洞賓祠 舊傳洞賓嘗至此。

宋秀邸新園 內有先得樓,即望湖樓,錢王所建一清堂,後改「玉蓮」 ,宋時競渡爭標於此。來鶴樓、溜水橋

奇俊石 相傳王子高故廬內有片石,周益公賞之,遂名奇俊石。宋乾興間,宇內承平,仁宗覽《西湖圖》,歎曰:「真仙府也。」 遂建真仙亭。蘇軾閒暇,率賓從遊焉,遂建英遊閣。林逋訪謝尉,賦《秋水芙蓉》詩,遂建詠物樓。并有擢桂堂、平湖堂、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