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1 (1700-1725).djvu/8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解。康熙四年,因水決荒蕪,每年徵銀二十七兩零五分解道,永為定例。六年,知縣焦榮捐俸一百五十兩,置石鼓青溪田四百二十畝,以贍學賑士。

龍泉縣儒學 宋紹興間始建,在城南門外。元至元間徙城西隅,尋移今所,後燬。明洪武初重修,景泰間復修。歷四年而後,殿堂、齋廡、祠庫大成。櫺星、由道諸門,高大宏麗,倍於往時。後燬。

皇清康熙四年,重修明倫堂、《鄉賢、名宦》及兩廡櫺星。

門,十三年燬,至二十年重修大殿、兩廡、大成門、明倫堂、鄉賢、名宦祠,四圍宮牆,煥然一新。學田 原額田租二十四石七斗七升,科田畝一十五畝四分一釐九絲一微七纖。載糧一石九斗零二合四勺五抄六撮。

萬安縣儒學 。宋熙寧間建,凡三遷。慶元五年改遷於縣治之東北,名「雲岡。」 前有風雲閣,後有遵道堂,俱廢。直舍為魁星亭,左有筆神亭,今名「下馬臺。」 右有觀德亭,在射圃內。明洪武年建明倫堂及門廡。永樂間修樂育堂、明倫堂左右從屋、兩齋、庖湢及兩廊號房。大成殿景泰中重建,東西二廡,戟門、櫺星門三座。成化中重修。正德中燬於寇,復修舉焉。肅敬門在儒學門內「樂育堂。」 天順間重建,迨後傾圮。嘉靖中重修,年久復傾圮。

皇清康熙三年,重加修葺。

龍溪書院 舊在治西五十步。

鼇溪書院 在渡頭

雲興書院 、「梅陂書院。」

社學 明天順中建三所,正德中改建五所。義學 知縣胡樞建。

學田 :知縣譚希思捐置田四十畝。

永新縣儒學 舊在縣治東。宋慶曆初建。明宣德間增創。景泰間建明倫堂。後火,改學邑西南。萬曆中建興文閣於明倫堂後,并置學田。後復建於城東故址。後復燬。

皇清順治十六年、康熙四年,相繼修葺。

崇正書院 在鳳尾湖涄。

小學 明嘉靖中,知縣郭天祿建。

永寧縣儒學 在縣治西。明洪武五年,始創建殿廡、齋廊。弘治間大新之。明末燬。

皇清順治十六年,知縣鄭士樟重修。

社學 《舊志》載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