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1 (1700-1725).djvu/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撫州府部雜錄

《蜀都雜抄》:「撫州出兩大儒,前有王荊文公安石,後有 吳文正公澄向。使荊公無熙豐之事,文正高不仕之 節,皆程、朱等輩人也。荊公值宋祚將衰,故釀禍多;文 正當元運方隆,故享福盛。此士難以成敗論也。」

撫州府部外編

《崇仁縣志》:「晉元康中,王郭二仙從浮丘修道華蓋山, 夜嘗有光彩徹天。太史奏疑有非常朝命大將李元 晏來征,見雲間兵旗森列,對陣交鋒,卒無所傷。元晏 矢鏃悉墮地,化為瓦礫。俄而黑雲四塞,晝景昏暝,元 晏心忽開悟,叩首謝過,俄有桂枝寶弓自空降下。元 晏遣貢於朝,帝敕班師,仍命中使賫詔來迎,三真人」 辭,復敕護巴陵令夏子嬰詣山朝謝。仙有神光,必風 清籟靜之候,纖翳俱無。忽見白雲如練,迸出一珠,圓 若銷銀,將成狀,俄頃大如車輪,騰騰直上,三真像儼 若品字,分坐於中。

《金谿縣志》:「三源里一楓樹挺生嶺表,梓人欲伐之,夜 夢於五橋僧請救,僧乃捐貲贖之,後化為羽衣人來 謝。」

《臨川縣志》:「臨川人岑氏嘗遊山溪,水中,見二白石大 如蓮實,自相馳逐,捕而獲之,歸置巾箱中。其夕夢二 白衣女稱姐妹來侍,知二石之異也,恆結於衣帶中。 後有波斯國人以三萬貫易之,岑氏因此而贍,恨不 能問其名與所用云。」

徐三誨為撫州參軍。其下幹力黃魯者,郡之俚人,父 母在鄉,數月一歸,必旬日後來。一旦月餘不至,三誨 遣吏召之,家人曰:「久不歸矣。」尋之月餘,乃見在深山 中,黃衣屣履,挾彈而遊,與他少年數輩皆衣服相同。 捕之不獲,匿草間,三四日,果擒之。問其故,曰:「山中有 石氏者,其間如王公納我為壻也。」數日復失去,又於 山中求得之。一日竟去。遂不復見。此山乃郡人採石 之所。蓋石之神也。

《宜黃縣志》:寶積寺昔有慧僧,失其姓名,好奕。忽有俊 士褒冠華衣,日來與奕。叩其鄉貫,則曰「徽州紙商,躡 其往。每從寺後登山,詫非其路,因俟其更至,潛窺之, 變成黃龍,入石孔中。僧驚視,其孔甚細,尚遺二龍甲 於旁,亟命工斲大其孔,龍遂不至,因呼其處為回龍 洞。」

《崇仁縣志》:「明成化三年四月十八日,邑簿劉琛朝華 蓋山,三見神光。又有金船出自洞中,金光影耀,蕩漾 雲浪之間。此瑞惟危學士未遇時得睹。又有天燈,必 朔朢庚申甲子天開黃道,始呈斯瑞。時則一光既發, 漸至三三五五,漸至千百萬炬,儼提燈來朝狀照耀 山谷,至中夜乃止。又有金雞現朱冠玉喙,紅足白爪」, 毛羽金光。今其形不復見,但豐歲則鳴,以為天下之 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