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1 (1700-1725).djvu/7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紫荊橋 在五十六都

永安橋 在十一都

白石橋 在十二都

潭溪橋 在八十都

南岡橋 在南岡陳少傅墓坊。

洪橋 在十三都

皂莢橋 在仁五十都

珠公橋 在林四十三都。

雲溪石橋

通真橋 在七十一都

青塘石橋 在城西三里。

三岡橋 在七十五都

常住橋 在十一都

靈瑞橋 在八十一都

應宿橋 在八十一都

王家橋 在第六都

青雲橋 在六十四都

鄒公橋 在淳化鄉富田。宋淳祐鄒長者所建也。周益國書扁以表其仁,又有《橋記》。橋既圮,里人劉極遠割田三十畝為浮橋,且斂歲租以資補葺。

七星橋 走馬寨下七橋名「七星鏝」 者,廖元超捐資造。

南陽橋 去大櫟橋半里。明嘉靖三年,里士王學捐資修建。

黃田橋 在二十五都

朗石橋 在二十六都。相傳橋經兵斷,三十年石自生,連合如故。

張公橋 在淳化鄉。康熙三年,張瑤山太史捐資重建。鄉人利於涉而感其德,因以「張公」 名其橋。

生公橋 在淳化鄉。揚江河舊有橋,經久故廢。麻州曾果為之倡,歷數年不成。楊生甫慨然獨任其事,三年而工畢,里人因以「生公」 名橋,志仁也。

螺湖橋 在府城南,明正德二年建。

梅林渡 在城東三里慈善坊。地多梅,故名。林廣濟渡 :在縣南大巷口。

白沙渡 在十一都。沙石潔白,照岸。

丹砂渡 世傳王、匡二仙煉丹於此,在七十三都。

南亭渡 在縣南三里恭愛坊。舊有亭。

凌波渡 在縣南三里。舊有「凌波亭。」

大皋渡 在縣南五里第九都。昔傳王子瑤慕神仙術,晉永嘉中,由玉笥山渡邑南,會江漲,航一竹而濟,故以名渡云。

曲瀨渡 在永福鄉二十都,江瀨回曲。

逆樟渡 在第六都

禾埠渡 在十七都泰和津。

吉塘渡 在第九都

高塘渡 在十八都

長澇渡 在第五都

東界渡 在四十三都

梅塘渡 在四十二都

指陽渡 在二十九都。舊傳,唐相牛僧孺歸葬永新渡。此日將入,其夫人提釵指日,日為之停,故名。

羊步渡 在四十二都

株林渡 在四十二都

永陽渡 在二十六都

石山渡 在十三都,邑人范圍中記。

三江口渡 在第六都

槐花渡 :在醪村李氏下渡,藩相李崑田建亭於其上。

毛家渡 在三十九都。昔有毛姓居此。

橫江渡 在十九都

村前渡 在六十九都。前有大村,乃名。

東灣渡 在四十二都。其上水西流旋曲,至此東注。

長風紙平渡 在第七都。水自此深匯,澄澈不波。

佑聖渡 在第八都,旁有佑聖廟。

磨下渡 在八十二都。里人張統割田地各五畝,每歲葺舟。

水北黃家渡 生員劉東啟置。有義渡田二十畝。

小瀹渡 在二十二都江背。劉靜割田十畝,以贍舟濟。

篁霸渡 在三十三都。里人左駕孚割田十畝,為造舟之備。

李洲渡 在醪村李氏上,渡上有浮橋、勝蹟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