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1 (1700-1725).djvu/6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北至泰和縣界一百二十里。

東西廣二百五十里,南北袤三百六十里。《永新縣》。

府西二百二十里為「永新。」 東至廬陵縣界八十里。

西至湖廣茶陵州界八十里。

南至龍泉縣界八十里

北至安福縣界六十里

東西廣一百六十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永寧縣》:

府西二百八十里為「永寧。」 東至永新縣界五十里。

西至湖廣茶陵州界,三十里。

南至龍泉縣界三十里

北至永新縣七溪嶺界,一百六十里。

東西廣八十里,南北袤九十里。

形勝附

本府。廬陵縣附郭。

宋朱晞顏《修城狀》:「府治據江上流。」

劉弇《送吉州太守序》:「南接贑江,北竟淦水,西控臨川、長沙,環地幾二千里。」

劉彥《譙樓記》:「咽喉荊廣,唇齒淮浙,江山映帶在眉宇間。」

舊《志》:吉諸名山自五嶺來者,贑水循之而北折;從岷山至者,瀘水沿之而東注。螺山抱螺湖端拱于北,神岡障贑江朝參于南,青原龍驤于左,瑞華虎伏于右。山環水外,水環郭外,古稱其為富州大郡,信夫。

廬陵縣 東南則青原文山,苞蓄靈異。西北則瑞華諸山,綿亙逶蛇。

《泰和縣 》「匡山蟠曳,武姥雄馳。淵潭澄渟,岡隴逶迤。」

吉水縣 「貢江豐水,交組成文,太平仁山,嵸峛如屏,巽峰削青,墨潭澄碧。」

永豐縣 帶恩江,環葛水,華陽五嶺諸峰獻奇。安福縣 東挹蒙岡之秀,南踞牛嶺之雄。龍泉縣 西抱郴、衡,控五嶺。龍山蟠秀,華峰矗霄。

《萬安縣 》聳芙蓉而列金鵝,激贑水而灘《皇恐》。永新縣 地勢豐隆,木山聳秀。

永寧縣 山深地僻,鵝嶺、漿山拱揖左右。

吉安府星野考        通志

府屬總

《圖說》:斗六星,二十五度,為吳之分野,吉安,入斗九度。

《一統志》:吉州屬翼、軫之分,星紀之次。

吉安府山川考        府志

本府。廬陵縣附郭。

東山 在城南龍興坡上。負隍面巿中有祥符寺仁壽塔,非吉水所稱者也。世傳唐天祐中,一夕雷霆,其塔忽左旋東向,因呼「神運塔」 云。仁山 在城西二里許,城隍岡側,勢陂陀參差。吉水縣東北亦有仁山,以山形似「仁」 字,故名。相山 在城西,即西原山城隍岡也。平衍幽曠,步入即有林壑之致。

螺山 在城北十里,與神岡拱對,若賓主然。周圍一十八里,高約五十丈。南臨贑江,宛委如螺。無林木。旁有靈泉寺,俗呼為「螺子山。」

瑞華山 ,在城北五里,由珠林蟠起,約高五十丈,周迴五里,俯瞰大江,一望數十里。上有道院,山中積流為下田之溉。

真君山 在城北。自瑞華綿亙,鬱為此峰,嵯峨巀嵲,倍瑞華。宋時有蛟為患,因祀許旌陽得免,遂以名山。

天華山 在城西六里許。山自安成發脈,踴躍頓伏,為郡治主山。世傳丘、王、郭三仙遊焉,上建仙壇。前一小山,狀如覆蓋,登之山川城市,盡在目中。

青原山 在城東南十五里。山勢根盤紆袤,外望如蔽。旁有逕,縈磵而入,磵流清駛,詰曲度待月橋,石壁峭倚,中曠衍,淨居寺在焉。山半崖稍平,有泉,七祖思公卓錫處也。獅象二山左右列駱駝峰、鷓鴣嶺,聯絡巑岏,泉石可嬉處,改步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