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1 (1700-1725).djvu/3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牛渡 在府東南一十里。

渚塘渡 在府南一十五里。

銅鑼江渡 :在府東一十里。

薛家渡 在府北三十里。

洛橋渡 在府東一十里。

橫梁渡 在府東北一十二里。

溪東渡 在府東一十里。

新淦縣

惠政橋 在縣城南。宋元祐中,蘇軾經此,題曰「惠政。」

平津橋 在惠政橋南

通遠橋 在縣東,去惠政橋一百步。

望仙橋 在縣東,去惠政橋一百步。

端平橋 在縣東,去惠政橋一百步。

蘭陵橋 在縣迎春門內。蕭氏建。

賓陽橋 在賓陽門外

神政橋 在縣東南三十里。

湖田橋 在縣西

坑口橋 在縣西北八里。順治甲午,知縣潘岒重建。

北門橋 在朝天門外,近城壕。

大橋 在縣西三里

楊家橋 在縣西北五里。

普濟橋 在縣東六十里。

黃竹橋 在縣東南一十里。

蛇坑橋 在縣南三十里。

湖東橋 在縣西北八里。

清湖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

洪陂橋 在縣北三十里。

瓦橋 在縣東七里

湄湘橋 在縣東三十里。

步橋 在縣東四十里

藤橋 在縣南五十里

豐樂橋 在縣東四十里。

南津橋 在縣北

石砌橋 在縣北

知政橋 在縣北

藍步橋 在縣東北一十五里。

鸛溪橋 在縣東北一十五里。

桁橋 在縣東二十里

金水橋 在縣東北三十里。

界埠渡 對江在縣西、北二門。

官洲渡 對江為南河口。

藍泊渡 在縣南一十里。

城口渡 去藍泊一里

泥江渡 在縣南一十里。大小二江。

車頭渡 在縣南二十里。

楊家渡 在縣南三十里。

坑口渡 在縣北三里

城頭渡 在縣北五里

莒洲渡 在縣北一十里。

清沂渡 在縣北二十里。

石口渡 在縣北二十五里。

新市渡 在縣北三十里。

大洋洲渡 :在縣北三十里。

上沙湖渡 在縣北四十里。袁河。

蓮湖渡 在縣北四十里袁河。

婁家渡 在縣北四十三里。大江。

李家渡 在橫河口內

饒家渡 在縣北四十五里。

丁家渡 在縣北四十里。

黃家園渡 在縣北三十五里。

峽江縣

城隍橋 在縣東

浮橋 明嘉靖戊午春,楊賈請設橋為鹽禁,後洪水漂沒,隨廢。

惠濟橋 在朝京門外

暮膳橋 在城南五里。宋隆祐孟太后道經此,進暮膳,故名。

黃花橋 在雙澗寺前,水由此入黃金岡。「大安橋 」 ,在北門外。

株木橋 距城五里

潭塘橋 距城八里。明天啟中,邑人曾櫻重修。

皇清康熙乙巳,湖西道施閏章、知縣佟國才重建。

郭頭橋 在縣一十五里草洲腦。

象口橋 在草洲腦。年久廢。康熙六年,參議施閏章、知府王撫民、知縣佟國才捐資重建。「廣濟橋 」 在仁和境。

順橋 在縣西二里

軍民橋 在仁和境

新田橋 在小北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