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1 (1700-1725).djvu/3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九十四卷目錄

 臨江府部彙考四

  臨江府城池考

  臨江府關梁考

  臨江府公署考

  臨江府學校考書院社學附

  臨江府戶口考

 職方典第八百九十四卷

臨江府部彙考四

臨江府城池考        通志

本府。清江縣附郭。

臨江府城池 :「宋淳化初,始築土城,枕大江,地勢卑下,易傾頹。元至正間,守臣保童始築城浚壕。明弘治丁巳,知府吳敘因故址增築之。正德辛未,知府熊希古改築磚城,周一千五百六十七丈,高一丈四尺,壕長八百丈,闊一丈五尺,深一丈。嘉靖庚申,巡撫何遷按郡增高四尺,建宿樓敵臺。崇禎八年,知縣王心純復」 修。十五年,知府胡永清、知縣秦鏞以次修築。

皇清順治八年,城陷九丈,知縣洪其清修葺。康熙二

年,總督張朝璘按郡增高三尺。門有八:東曰「廣濟」 、南曰「南薰」 、西曰「西成」 、北曰「朝天」 、曰「文明」 、曰「清波」 、曰「萬勝」 、曰「育賢。」

外縣

新淦縣城池 ,唐天祐「中,楊行密始設城。元至正壬寅,知州王真復修。明正德間,知縣劉天錫用石甃砌,周七百六十三丈,高一丈七尺,壕長三百丈,闊六丈,深一丈。嘉靖辛酉,知縣樂舜賓增高四尺。」

峽江縣城池 明嘉靖五年始建,城周七百六丈三尺,高一丈二尺,廣如之。嘉靖戊申,知縣成子學,丙辰通判何堅復修。

新喻縣城池 ,宋靖康元年始建,城周五里許。明正德癸酉,知縣鄒彥奎建土垣,壬戌,知縣祝爾慶改建「磚城,周八百六十五丈有奇,高一丈三尺,廣九尺。」

臨江府關梁考         通志

本府。清江縣附郭。

問津橋 在府學右

清碧橋 在通津坊

北津橋 在金地坊

清風橋 在天寧寺左

濟美橋 在天寧寺右。二橋府城跨其上。「廣濟橋 」 在公選坊。一名「虎川。」

善嘉橋 在府東四里

三橋 在府西三十五里。

渡橋 在府東三十里

蕭洲橋 在府西四里

何陽橋 在府東四十里。

黃埇橋 在府西南四十五里。

南橋 在府清江鎮

曲水橋 在府北三十五里。

麗春橋 在府西三里

大觀橋 在府東南二十里。

車埠橋 在府東南二十里。

吳公橋 在府九都

沙窩橋 在府東北三十五里。

大橋 在府東北四十里。

龍岡橋 在府南一十里龍岡鋪。

白沙橋 在府東二十里。

烏泥橋 在府清江鎮東瀕。上。

上陂橋 在府南一十五里。

隸鍾橋 在府西南三里。

一念橋 在府北一十里。

永興橋 在府十四都

香溪橋 在府東三十里。順治九年,知縣洪其清建。

城下渡 共五處

蛟湖渡 在府東北十里。

石下渡 在府西袁河口。

永泰渡 在府南一十五里。

樟樹鎮渡 在府東北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