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1 (1700-1725).djvu/10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田。正統間,張爾樂重建。

寶雲院 在二十七都。唐貞觀間,僧法銓創。元廢。明洪武五年,僧慧空重建。正統間,僧發興等重建。

延禪院 在二十七都。唐顯慶元年,僧宗勒創。元廢。明洪武十五年,僧逸隱重修。

萬壽院 在三十八都,舊名「元貞庵。」 元延祐,僧宜福創,後廢。明洪武九年,僧碧潭重修。

沙湛院 在三十九都。唐貞觀二年,僧隱微創。元廢。明洪武五年,僧荊惠重興。

藥師院 在四十六都。唐貞觀二年,僧法通創,元廢。明洪武間,僧龍池重建。正統間,僧弘海等重修。

雙峰院 在四十七都。唐貞觀二年,僧通明創。元廢。明洪武五年,僧梅雲重建。

嵩山院 在四十九都。唐貞觀間,僧月鑑創。明洪武五年,僧繼祖重修。

西隱院 在四十九都。唐貞觀間,僧雲友創。明洪武五年,僧惠雲重修。

桃林院 在四十二都。宋靖康間,僧古照創。明洪武五年,僧延文重修。

寶福院 在四十三都。唐天祐三年,僧繼簡創。明洪武五年,僧圓極重修。

石門院 在四十三都。唐天祐二年,僧繼簡創。明洪武五年,僧延文重修。

回福院 在五十三都。唐貞觀元年,僧隱師創。明洪武五年,僧平湖重修。

寶林院 在五十二都。宋咸淳三年,僧隱師創。延祥院 在三十一都。唐貞觀二年聶延祥創。元廢。明重建復廢。

皇清順治辛丑,僧泉石重興。

東濟庵 在水南,又名「南明山。」

青蓮庵 在五都,《花圓團》,眾建。古有「擁蓮」 其地,故名。

沖虛觀 在一都,舊名「丹原觀。」 吳赤烏中創。世傳葛仙翁煉丹于此,丹井見存,明重建。

崇元觀 在西坊隱居寺左,宋淳熙間建,元至元間修,後廢。明復建。

梅溪觀 在三十三都。吳赤烏元年創。宋建隆初修,元廢,明重建。

石口峰觀 在十一都。舊名「南鰲山。」 元大德間創,後廢。明重建。

沖道觀 在水南南。唐保大二年,里士戴鎬禮創。元廢。明洪武初重建。

洪都觀 在五都。龍日華修道煉丹之所,舊名白鹿觀。宋政和間修,改今額,元廢,明重建。集靈觀 在二都。葛仙翁煉丹之所。舊名「奉仙。」 昔隋煬帝遣太子讀書於此,因賜名「煬山觀。」 唐天祐間修,宋皇祐中重修,元季廢,明洪武年重建。

中華山觀 在十二都。宋至和二年創,元廢,明重建。

寶慈觀 在十八都。宋宣和三年,鵠山進士張三俊、張嗣先創。元廢,明重修。

龍華山觀 在二十六都。元皇慶二年創。至元間重修,後廢。明復建。

泰和觀 在二十四都。吳赤烏間建,宋建隆間修,元廢,明重立。

佑聖觀 在三十八都。世傳漢時太守張修道沒於山。後為神。里人建以祀之,屢加修理。明洪武間,立為「叢林。」

同華山觀 在七都。宋宣和間創。元至元間修,尋廢。明洪武間重建。

西陽宮 在二十八都。舊為觀,以避歐陽公父諱,改為宮。後有文忠公祠。宋元以來,屢加修理。明正統間重修。

福華山觀 在三十九都。元至元間創,後廢。明重修。

安福縣

尊勝寺 ,統院六:「崇福、瓦棺、《重興》、南臺、延福、《白雲》。」

國清院 ,統院九:「《大和》《國善》《唐興》《福聖》《唐溪》《真寂》《普滿》《淨行》《淨悟》。」

保安院 ,統院九:「待度、《永興》《長壽》《資福》《因果》《長慶》《楊丘》《南禪》《福田》。」

靈峰院 統院十:「招仙、《麻山興、崇厚逢》《重興》甘泉、地藏石泉、《新興南泉》。」

香積院 ,統院十臨河、南山、《貝陽》、臨江、華嚴、五峰、棲真、崇福、因果、廣明。

文江院 統院六庵三:《集》雲:「行宮、圖坪、尊慈、靈壽、嚴塘、長慶、龍果、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