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1 (1700-1725).djvu/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本府

東至南昌府豐城縣界八十里。

西至袁州府分宜縣界七十里。

南至吉安府吉水縣界,一百七十里。

北至瑞州府高安縣界九十里。

自府至省城二百二十里。至

京師五千二百三十五里。

東西廣一百五十里,南北袤二百六十里。《清江縣》。

清江,附邑也。東至南昌府豐城縣界八十里,西至新喻縣界五十三里。

南至新淦縣界,二十五里。

北至瑞州府高安縣界二十里。

東西廣一百三十三里,南北袤四十五里。《新淦縣》:

府南六十里為「新淦」 ,東至撫州府樂安縣界九十里。

西至新喻縣界三十里

南至峽江縣界,四十里。

北至清江縣界,四十里。

東西廣一百二十里,南北袤八十里。

峽江縣

府南一百三十里為「峽江」 ,東至廣信府永豐縣界四十里。

西至新淦縣界三十里

南至吉安府吉水縣界,四十里。

北至新喻縣界八十里

東西廣七十里,南北袤一百二十里。

新喻縣

府西一百二十里為「新喻。」 東至清江縣界八十里。

西至袁州府分宜縣界五十里。

南至吉安府廬陵縣界七十里。

北至瑞州府高安縣界八十里。

東西廣一百三十里,南北袤一百五十里。

形勝附

本府。清江縣附郭。

南唐吳鸞議當南粵、虔、吉舟車四會之衝,《圖經》「閤皂玉笥為鎮山。」

未魏知古詩:「碧嶂清江。」

新淦縣 「玉笥、玉澗、《選勝》宜遊」 、萸岡、桂湖,至今不改。

峽江縣 石洞當水口之衝,玉笥總仙壇之會。新喻縣 北有蒙山,南臨渝水。

臨江府星野考        通志

府屬總

《後漢書天文志》:「玉衡,斗九星也,第六星主揚州,常以五巳日候之,乙巳為豫章。」

蔡邕《月令章》:「自斗六度至須女二度,謂之星紀,吳越分野。」

魏太史令陳卓曰:「豫章入斗十度。」

《晉書天文志》:「豫章入斗十度。」

《一統志》:臨江、袁州、南安俱斗四度。

臨江府山川考一       通志

本府。清江縣附郭。

章山 在府治西偏。晉有羅浮道人章昉修真於此,故名。又曰富壽岡。宋宣和中,太守汪師心修郡圃,得碑石於池中,始知古名「富壽。」

瑞筠山 在府城南二里。唐歐陽處士董宅。叢生瑞竹,色爛如銀,故名「瑞筠山。」

皇清康熙二年,參議施閏章建亭山左,既成,產紫芝。

數十本。因《賦詩紀事》,以「紫芝」 名亭,改山曰《紫芝山》。

龍岡山 :在府城西南十里。舊傳:有赤土如環者二,若龍眼狀。掘出則雨,雨過如初。

雲谷山 :在府城東北二十五里。

紫淦山 在府城東四十里。《寰宇記》作「紫金」 ,以石色紫翠,淦水經其下,作金色,故名。

棲梧山 ,在府城西南三十里。有太平、玉虛二觀,及靈芽丹井、青蚨塘、蟾蜍谷、葛峰著竹崖、真君泉、聖水亭,故云。

黃岡山 在府城西南三十五里。有仙女塔。東晉王長史遇仙女張麗英棲梧山,沒葬此。夏山 在府城東北六十里。上有石潭,其流可灌田數百畝。

銀嶂山 :在府城北七十里。石色如銀。

閤皂山 在府城東四十里。形如閤,色如皂,《道書》以為「第三十三福地。」 漢張道陵、晉丁令威、葛孝先修煉於此。有宮曰崇真潭,曰投龍塘、曰九龍泉、曰漱玉池、曰磨劍山中有靈仙館,山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