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9 (1700-1725).djvu/9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小鳴山 》與「大鳴山峙。」

曉石山 去縣東一里。環山皆蜿蜒,而此峰獨異常秀拔,日出先有光。

柏山 ,去縣北六里。山多柏木。

鏡子山 南接西山,北瞷大江,石峰嶙峋,崖有圓石,懸光如鏡。在縣治南。

獅子山 :在鐵爐山下。

鐵爐山 在縣西五里

青山 在方湖下

船山 在大泊湖西

白干山 在大泊湖東,山皆白石。

嶽山 雙峰聳峙於大泊湖中,合瀼子山、林二水,浩山氣勢止於此矣。

黃漿山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疊山如甃,上下二洞,深邃莫極。歲旱祈雨輒應。

陶王山 ,在縣東四十里。下有陶侃祠。

東嶺 在縣東半里許

西嶺 在縣南半里

鮑家嶺 去縣八十里

石佛嶺 有二:一縣南三里,一縣東五里。長伏嶺 在縣西三里峰山磯巡檢司後。讀書巖 在鳳凰山下。宋縣尉石振構亭教子,黃山谷為書「讀書巖」 三字刻石,今仍存。

白龍巖 在縣南九十里。巖壁有白石如龍。潛玉洞 在縣西讀書巖側。

馬當洞 在馬當山後

柏山洞 在縣北

垂魚洞 在縣西南五十里。深遠莫窮,有石魚垂於洞。又有石橋,碁局鍾乳之異。

龍洞 :在觀音山左。有石如龍。

黃漿洞 ,在黃漿山。高一丈,深二十丈,泉流不竭。

玉壺洞 在縣南八十里石橋山下,一名「仙人巖。」 高七丈,深三十丈,泉流不竭。

青山湖 在太平鄉大江之濱。可泊舟楫。橫磯湖 在五柳鄉,水涸,有石橫立湖側。周家湖 在新興鄉大江之濱。

大泊湖 在新興鄉,通東流縣之香口鎮。方湖 在五柳鄉。

母鯉湖 :在縣治南十里。元李時,冬月於此得魚,愈母病。

會口湖 在縣北,與磨盤洲接。東至東流縣課洲,西、南俱至本縣課地,北至本湖出水溝。周迴十里。

楊家塘  青湖山 俱方湖東北。

麂子湖 在深井西南

天井湖  、沈灣湖 俱大泊支流。

靠牌湖 在蛾眉洲

仰天池 在新興鄉,即大江水也。「支有二江,水漲,一支西流毛葫洲,一支東流合於江,渺茫罔際。水落則流於馬當江。」

雙溪 在太平鄉

瀼子港 在太平鄉。源出浩山,北經東流香口河入於江。其水泛瀼而清深。

胭脂港 :在縣治北。遇江水漲,北注入港,可容舟楫。

黃土港 在五柳鄉

張家港 縣西二里

新橋港 在舊縣治

葉家洲 在蛾眉洲東北。

炭洲 在流城洲西北。自蕭老洲以下,皆明正德、嘉靖間水沙相湧而成者。

彭浪磯 在縣北,聳立江濱,與小孤山對,俗訛為彭郎,遂有「小姑嫁彭郎」 語。

峰山磯 在縣西南三里。俱有巡檢司。

《小孤洑 》與《小孤山》對。

魏家洑 在蛾眉洲

古樓潭 在新興鄉

清水潭 在縣西四十里,其潭水清,多魚。龍潭 ,在五柳鄉龍山下。

陶潭 在大泊湖東

毛葫潭 在毛湖洲

金潭 在大泊湖西

烏石潭 發洪嶺

函玉泉 在山川壇左,自山頂層崖石罅中出,四時清瑩,人多掬飲以愈疾。上有古刻「函玉泉」 三字,又名冷水澗。

赤泉 ,在五柳鄉,縣南一百里。泉赤色,冬溫夏涼,四時不涸,可資灌溉。

「西峰井 」 在廣福寺。西峰禪師卓錫遺跡。遇旱,有靈湫溢出,村民挹而禱之,輒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