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9 (1700-1725).djvu/8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彩特異,因憶昔在西湖雲老,惜竹軒所見景色與此 不殊,其夜夢」美人自稱維摩,散花天女戲贈詩曰:「不 知水宿分風浦,何異秋眠惜竹軒。聞道詩詞妙天下, 廬山對眼可無言。」少游贊曰:「竺儀華夢,瘴面囚首。口 雖不言,十分似九。應笑蔭覆大千,作獅子吼。不如博 取玅,喜似陶家手。」既寤,嘗自書之,真蹟落雷州大寧 寺。

《見聞錄》:「都御史周公諱孟中,號畏齋,更號韋齋。嘗主 白鹿洞,教四方士,從者二百人,所至必求官理風教 所宜。嘗謁文忠烈,主忽動,怪而求之,則像遷佛宮,毀 於無賴。若託之公者,則言之當道,建祠優其家,錄其 孫子於學。又言之朝,請忠烈從難諸人祠之。」

《府志》:「萬曆己卯年,張江陵禁革白鹿書院。先是常有 紅鶴百十巢於書院後山松杪,是年忽飛去。越三年, 鶴仍來巢書院,隨議復。」

萬曆十九年,知府田琯於郡北顏家山建堠亭,從士 民請,立真武宮,遠近走謁,得香資若干。置白鹿洞田 七百餘畝。

萬曆二十一年,知府田琯相紫陽堤迤東水嚙,陷城, 鑿石築堤數百餘丈,士民曰「田公堤。」

萬曆二十六年戊戌,閹豎李道榷湖口,知府事吳寶 秀攖之。詔以《金吾》逮及知縣吳一元、巡檢府胥徒等, 秀夫人陳氏投繯死。郡民熊烺等走闕訴之,事得白 焉。

南康府部雜錄

《南康記》:「南康縣歸義山,去縣七百里,下有石城,高數 丈,遠望嵯峨,靈闕騰空,故老謂之神闕。」

歸美山有石室,色如黃金,號為「金室。」有鳥形色甚 潔,自愛羽毛。其隻者或鑒水向影,悲鳴自絕,方知「孤 鸞對鏡」,為不虛矣。

「雩都君山上有玉臺,方廣數丈,周迴盡是白石柱,自 然石覆,如屋形也。四面多松杉,遙眺峨峨」,嚮像羽人 之館。風雨之後,景氣明淨,頗聞山上有鼓吹之聲,山 都木客為舞唱之節。

《潯陽記》:「廬山頂上有湖,廣數頃,有楊梅山桃,止得於 上飽噉,不得將去。」

雞籠山下澗中有數處累石若有人功,水常深尺餘, 朝夕輒有湧泉溢出如潮水,時刻不差,朔望尤大,號 為「潮泉。」

黃金山有柟樹,一年東邊榮西邊枯,後年西邊榮東 邊枯。《張華》曰:「交讓者此也。」

麻姑山上人見之,有物人形,眼鼻口面,無臂腳,俗名 之「風子鬼。」

稽亭北瞰大江,南望高岳,淹留遠客,因以名焉。

南康府部外編

《幽明錄》:南州人有遣吏獻犀簪於孫權者,舟過宮亭 廟而乞靈焉,神忽下教曰:「須汝犀簪。」吏惶懼不敢應, 俄而犀簪已列前矣。神復下教曰:「俟汝至石頭城,返 汝簪。」吏不得已,遂行,自分失簪必死。比達石頭,忽有 大鯉魚長三尺,躍入舟,剖之得簪。

《搜神記》:鄱陽西有望夫岡,昔縣人陳明與梅氏為婚, 未成,而妖魅詐迎婦去,明詣卜者訣云:「行西北五十 里求之。」明如言,見一大穴,深邃無底,以繩懸入,遂得 其婦,令婦先出,而明所將鄰人秦文遂不取明。其婦 乃自誓執志,登此岡首,而望其夫,因以名焉。

《南康府志》:「陶侃微時,釣於湖,得一梭挂石壁,風雨化 龍而去。」

《孔帖》:書生季勝嘗游淇州西山,與處士盧齊輩雪夜 共飲,坐中有一人偶言:「雪勢如此,不可出門。」勝曰:「欲 有何詣,吾當往之。」其人曰:「吾有書星子可為取之乎?」 勝曰:「可。」乃出門去。飲未散,勝攜書至星子,距西北凡 三百里,人咸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