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9 (1700-1725).djvu/7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淨樂庵 在十七都

觀音庵 :「在《島山》。」

新庵 在九龍山孝行鄉。

鳴山庵 在十七都

《太陽庵 》在太陽山新城鄉。

青雲庵 在下馬嶺青腦上。

尼陀庵 「在泥塘山。」

水月庵 在六都

如來庵 在治東十八都靈鷲山,僧務空建。普顯庵 在治東七都黃梅嶺,僧海法建。萬壽庵 在治東三十二都陳湖嶺,僧寂明建。普照寺 在治東三十都,僧道慧建。

淨業庵 在治東十都八十里,僧淨虛建。圓通庵 在治東十里赤石嶺下,僧尊理建。《大山庵 》在四都鳳凰山,僧等此建。

鳴山庵 在治東十五里。

蘭若庵 在治北六十里三十八都。僧普善修建。

建昌縣

上元院 在縣治東北半里,久廢。

金粟庵 在城隍廟右,今廢。

永興祠 在隆道觀側

《地藏閣 》「在縣東關」 ,僧退菴建。

壽樟庵 按舊志有「壽樟亭,在縣西百步許,宋嘉泰辛酉,縣令趙時通建。」 今樟在縣城東,為楊柳津上游,濱河霞蔚,爽氣天開。

大果寺 在西門外,舊在縣東一里,唐大曆間建。寺有梨樹,結實如斗,故名。

修江寺 在縣西一里。唐建,今廢。

尊勝寺 在北門外。元泰定間,邑人燕覺道建,基址施自馮氏,內有馮坦然居士像在焉。智顯寺 在永豐鄉,舊名「長興」 ,唐建,今廢。通濟庵 在永豐鄉,興自唐宋。明初,艾弘憲、王邦國捐資構址重修。今住持僧獨露、守渡、施茶、長林庵  、福聖庵  、永興庵。

永慶庵  青林庵 俱永豐鄉。

石潭院 在嚴埠。宋熙寧中,縣尉李麟創建,今廢。

寶壽寺 ,宋僧鴈門建。

多寶寺  。《蛇城寺  》。《長慶寺》。

醴泉寺 俱寧遠鄉

華曇院 唐會昌中,僧常建。

豐安寺 明李夢陽、王世懋過此,有詩。

「白塔寺  。」 《松峰寺  》《鄧師臺寺》。

長寧寺  虎靖寺  廣化寺 以上俱豐安鄉。

石符寺 ,宋僧善能奉敕建。明僧秉初、湛元師徒重修。

泗洲寺 宋治定間,僧宗道建。明正統四年,僧道隆修。

淨林寺  、西灣寺  、法慧寺。

石湖寺  。古塘寺  。《廣恩寺》。

琉璃寺 以上俱「釣臺鄉。」

雲居寺 唐元和中,僧道容創建。中和間,鍾王奏賜額曰「龍昌禪院。」 宋祥符間,改賜「真如禪院。」 有仁宗飛白書。明萬曆間,僧諸緣奉敕建,賜滲金佛像、繡幢、經函、御書扁額柱聯。

雲居仰天坪 顓愚禪師塔院。嗣法如璽、音可、正印、妙明等建。

瑤田寺 唐僧道融建,明僧復初重建。

顓菴 僧自常建

崇福寺 ,宋僧雁門建。

龍溪寺 宋淳熙間,僧朗節建。明洪武間,僧法通修。萬曆間,僧常錦重建。

遊壟淨覺寺 宋立。明萬曆間,僧如淨重修。朱統鎬助田百畝,米入僧戶。

隆道觀 ,在日中橋東。舊名「玉真」 ,為女冠所居。陳大中中建,後改今名。宋嘉熙間,道士王太和修。元燬,至正乙巳年,道士胡添常建。明初,改為叢林。正統十三年,道士范希仙鼎建通明殿,講《鄉約》於中。崇禎丙子,知縣李長庚修。

皇清康熙十年,知縣李道泰重修。

崇真觀 舊名「元真」 ,縣東一里。晉興安間,道士陸元靜建,元廢。

冷水觀 中有「冷水臺」 基,縣西二里。世傳吳猛遊息之所。泉水清冽。晉太康間建,元廢。

廣福觀 在縣南四十里。舊名「壽聖。」 世傳許旌陽於此卓劍斬蛇,地上飛泉湧出成井。時有赤鳥飛翔,更名「赤鳥。」 宋靖康中,道士余道大修。明正統間,道士陳碧雲修。

皇清康熙十一年,知縣李道泰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