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9 (1700-1725).djvu/6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七十卷目錄

 南康府部彙考四

  南康府漕運考

  南康府風俗考

  南康府祠廟考一寺觀附

職方典第八百七十卷

南康府部彙考四

南康府漕運考     府縣志合載

府總

都、建安三縣漕糧正副米共三萬三千一百六十四石五斗七升七勺。

都昌縣

兌軍漕米正米八千二十三石六斗一升,副米四千二百五十二石五斗一升三合三勺,耗米八百二石三斗六升一合。

南康營兵米六百一十七石六斗六升八合七勺四撮。

潯標撥防本縣城兵,月米二百八十八石。蔡家嶺防兵月米一百八石。

解省濟造兵米一千六十三石一斗八升六合四勺九抄一撮。

督糧道項下隨漕輕賫等銀一千七十八兩七錢一分八釐四毫。

蘆蓆板木正銀五十四兩九錢八釐五毫,腳耗銀六兩九錢二分三釐六毫五忽二微。

《過江湖》銀三百八十六兩六錢四分七釐三毫七絲九忽一微七纖。

淮安倉二升折銀二十兩三錢七釐三毫,協濟南昌倉米銀三百五十一兩三錢四分二釐四毫八絲。

帶徵漕糧官解銀六百一十七兩八錢一分七釐九毫七絲。

以上共銀二千五百九十七兩九錢六分五釐六毫三絲四忽三微七纖。

建昌縣

督糧道項下本色兌軍趲運正米六千六百七十七石八斗六升,副米三千五百三十九石二斗六升五合八勺,腳耗米六百六十七石七斗八升六合。

淮安倉改兌正米二千二百六十三石,副米一千一百九十九石三斗九升,腳耗米二百二十六石三斗

以上本色漕糧共米一萬四千五百七十三石六斗一合八勺。

隨漕輕賫銀一千二百二兩一分四釐八毫,蘆蓆板木銀四十八兩三錢六分一釐,腳耗銀七兩五錢二釐二毫五絲四忽八微。

《過江湖》銀三百二十一兩七錢九分七釐四毫二絲八忽七微八纖。

《原編》銀五百四十七兩五錢八分四釐五毫二絲。內除先裁抵宗祿銀二百二十五兩七錢八分七釐九絲一忽二微二纖,今改抵兵餉外,實存前數。

淮安倉二升,折銀二十二兩六錢三分

蘆蓆銀一十二兩八錢二分四釐五毫,《腳耗》銀二錢一分二釐七毫二絲七忽。

《過江湖》銀一百九兩五分一釐四絲五微,《原編》銀一百八十五兩五錢六分六釐。內除先抵宗祿銀七十六兩五錢一分四釐九毫五絲九忽五微,今抵兵餉外,實存前數。

協濟漕運月糧倉米,銀四百一十二兩五錢八分三釐九毫四絲。

淺船料價銀八十六兩六錢。內補徵逃亡銀二十九兩七錢九分五釐七毫。

以上「隨漕」 項下共銀二千二百二十三兩五錢七分七釐六毫九絲忽八纖。

本色原解江南、安慶二倉米,今改抵本省兵糧,除七分折銀外,實存本色三分。內江南倉正米一千四百九十二石三斗五升,副米五百三十七石二斗二升九合八勺。

安慶倉正米二百七十六石四斗五升六合,副米八石二斗九升三合六勺八抄。

以上本色兵糧共米二千三百一十四石二斗八升四合四勺八抄,坐解九江府支放潯鎮兵糧。

安義縣

原額「田地山塘各則起泒實米,今徵輸一照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