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9 (1700-1725).djvu/5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於祠後設庵舍,僧供掃除,至今生儒肄業焉。翔鸞社學 在儒學傍。

安樂社學 在拱辰門內。

新招社學 在分司右。以上俱《坊市》。

鄉社學凡五十三所,今廢無考。

安義縣學 在縣治南。明正德十四年,都御史孫燧、憲副宗璽、知縣熊价僉謀共建堂廡、齋亭及周圍牆垣畢備。至崇禎十一年,諸生具呈於督學侯峒曾,遷廟改向。知縣黃瑤捐修工成。至十三年,知縣張士祥復遷明倫堂於大成殿之後。

皇清康熙十一年重修。

雷湖書院 在治南三十里南昌鄉。宋咸淳間,義門洪文撫建。今存故址。

社平書院 距縣北三十里卜鄰鄉。宋嘉祐間義門陳思悅建。元燬於兵火,故址見存。

講堂 在文廟東南。康熙初年,知縣魏濟眾建。靈溪書院 在縣東八里。邑吏部徐公大相建,今廢。

董公書院 :在明倫堂東。康熙四年,知縣魏濟眾為省都御史董衛國建。

文公書院 :在明倫堂東,康熙十一年建。壬辰進士、戶科都給事中鄱陽史彪古譔「記。」

社學 三間,在縣治西北。周圍繚以土垣。明正德十五年,知縣熊价建。

南康府戶口考        府志

府總

見在活丁口五萬九千七十四丁。

除優免丁一千三十二丁。

《婦女》七千九百三十二口,

實在編差丁五萬一百一十丁。

共徵:丁銀八千九兩六錢四釐八毫。

星子縣

見在丁口一萬四千六百一十八丁。每丁口各徵不等。

優免丁二百六十丁,止免《本身差徭則例》,每丁於本戶該納丁銀內扣除免銀一錢六分七毫八絲一忽四微六纖九沙外,實徵解部銀一錢六分七釐八毫五絲五忽七纖。

《婦女》七千九百三十二口,每口徵銀三釐三毫七絲六忽四微一纖。

實在編差丁六千四百二十六丁,每丁徵銀三錢二分八釐五毫八絲六忽五微三纖九沙。共徵丁銀二千一百八十一兩九錢八釐一毫。內《刊書》額內陞補迯亡銀二百七十五兩五錢三分九釐八毫,額外新收丁增銀七兩三錢五分六釐七毫。又餘丁不免解京部銀五十一兩九錢七分九釐四毫。

都昌縣

見在人丁一萬一千八百九十七丁,每丁各徵不等。

除優免丁二百四十七丁止免《本身差徭則例》,每丁於本戶該納丁銀內扣除免解九分五釐一毫二絲九忽三微二纖七沙外,實徵解部銀七分六釐五毫五絲八忽六微三纖。

實在編差丁一萬一千六百五十丁,每丁徵銀一錢七分一釐六毫八絲七忽九微五纖七沙。共徵丁銀二千一十九兩七分四釐七毫。內刊書「額外新收丁增」 銀一兩七錢二分九釐七毫。又餘丁不免解部銀三十一兩五錢四分八釐六毫。

建昌縣

見在人丁二萬四千九百一十丁,每丁各徵銀不等。

除優免丁三百八丁,止免《本身差徭則例》,每丁於本戶該納丁銀內扣除免銀四分八釐五毫四絲四忽二微五纖一沙外,實徵解部銀五分七釐七毫八絲一忽九微一纖。

實在編差丁二萬四千六百二丁,每丁徵銀一錢六釐三毫二絲六忽一微六纖一沙。

共徵:丁銀二千六百三十三兩六錢三分三釐。內《刊書》額內陞補迯亡銀四百九十一兩六錢四分六釐一毫,額外新收丁增銀三兩五錢二分七釐。又餘丁不免解部銀一十五兩二錢四釐九毫。

安義縣

見在人丁七千六百四十九丁,每丁各徵銀不等。

除「優免人丁」 二百一十七丁,止免《本身差徭,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