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9 (1700-1725).djvu/5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六十九卷目錄

 南康府部彙考三

  南康府公署考

  南康府學校考書院社學附

  南康府戶口考

  南康府田賦考

職方典第八百六十九卷

南康府部彙考三

南康府公署考        府志

本府。星子縣附郭。

府治 在舊子城內。宋為軍治,太平興國七年創。建炎兵燬。紹興間,軍守晏孝本重建。乾道間,增置樓臺館閣。德祐間廢。元為總管府。至正間,總管孫天民建譙樓。明初甲辰年,知府呂明寓兜率寺基,創館署事。吳元年,知府孟欽遷復故基。前創正廳,後建直舍、齋房。洪武三年,增建六房、儀門、資積庫,司獄司,廳東創推官廳,後改為照磨所,西創經歷司。九年,郡守安智增創譙樓,中置漏壺。宣德五年,知府劉麒重建正廳、儀門。正統四年,知府翟溥福重建後廳,即六老堂、川堂東西兩廊。天順五年,知府陳敏政重建譙樓,下築崇臺,建二賢祠於六老堂後,以祀周、朱。建榜亭三十間於譙樓外,吏舍四十間於儀門西。成化五年,知府許顒修築垣牆,極其堅厚。七年,知府曹凱大展宏基而撤新之。建正廳於宋時舊址,遷經歷於東,照磨所於西。前建兩廊。儀門左建后土祠,儀門右二賢祠。東創書堂及愛蓮池亭。正德六年,廳事及經歷司、照磨所為流賊燬,知府劉章重建。嘉靖間,譙樓傾圮,知府李純修。

皇清順治戊戌年,知府薛所習重修。康熙十年,知府

廖文英增修。十三年,遭土寇。十四年,知府倫品卓重修大堂、川堂、六老堂,旁設柬房,堂左、右葺寮吏公廨、資積庫,後添置別室,東增架閣、庖湢。迴廊重修戒石坊、兩廡補修八房門柵。儀門外設東、西號房,左寅賓館,復建愛蓮池亭,右葺神祠,并司獄廨舍。譙樓。外添築圍牆,南闢三門,中、外額「湖山重郡」 ,內額「理學、名邦」 ,左額「旬宣」 ,右額「懷保。」 垣內兩翼增置榜亭公署,內外煥然壯觀,勒石大堂。

清軍署 在正堂西

督糧署 :即「理刑署。」

理刑署 :康熙六年,裁理刑官,公署漸圮。八年,通判倫《品卓》到任申詳,自行修葺,改為督糧公署。

經歷司 在糧廳前西

照磨所

察院 在府治左,宋真慶觀舊基。嘉靖九年,御史穆相、僉事陳公輔、知府王溱同建。

布政司行署 在府治元妙觀西南,即稅課司舊基。明成化間,知府曹凱以其地近市,喧易民地遷於此,久未修。

九江道行署 「在府治南五十步,為錄事司。明洪武三年,知府孟欽建。正統六年,知府翟《溥福》、知縣江文重修。成化八年,知府曹凱重建」 ,久未修。

分守道行署 在府治西,舊為守備府。明嘉靖四十年,參政王應時建,久未修。

湖防廳 :在府城南。舊名「接官亭」 ,知府朱桂芳改為湖防廳。今廢。

紫陽公署 :在紫陽門內。順治十八年,新買「吳宦宅。」 康熙十四年,改建。

楊林河泊所 在通貨坊。明洪武初,河泊陳善卿建。萬曆間,知府田琯移置匡廬驛東,今廢。陰陽學 舊在三皇廟前。明成化九年,知府曹凱改建於譙樓外西,今廢。

醫學 舊在元妙觀側。明成化九年知府曹凱改建於譙樓外,東附於「惠民藥局內,今廢。」 豐濟倉 在府治南一里。明洪武二年改建,嘉靖間移置潯陽門內。

遺惠倉 在府儀門內。同知趙琮建,以貯洞租,今廢。

鹿洞義倉 在五里牌。知府田琯建。中議將元真武宮香米收貯本倉,以備荒歉。倉垂成,嗣議革。

星子縣治 在府南。宋太平興國三年建。紹興中,縣令史龜年建「三不欺堂」 於廳西,毛策作養鹿堂於廳後。明洪武初,縣令葛俊德建正廳、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