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9 (1700-1725).djvu/10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昌縣路,宋淳熙三年縣令劉允迪建。明萬曆間縣令劉鍾重建,改名「萬壽橋。」

女人橋 在縣治西北一里許普勳寺後。元至正丁亥年,吳氏建。

梅林橋 在縣治西一十里。明嘉靖間,僧明瑚建。

羅漢橋 在縣南三里,跨羅漢港。宋熙寧間,邑人劉克敬建。

三橋 在縣南七里。明正德八年,岑興妻曾氏建。

小三橋 在縣南二里。明弘治間邑人曾鑑建。輿梁橋 在縣東北。明洪武五年縣令曾景輝建。萬曆壬子縣令顧允諧重建。

林青橋 在縣東北五十里。

驄馬橋 在縣西四里。邑人御史周振建。蘇家灘橋 在縣東北十里。明嘉靖間邑人詹永受建。

潘溪橋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通德化分水諸流。明嘉靖間,縣令蔡元偉建。

烏石橋 明正統間,吳福興建。嘉靖間,邑人朱崇秀重建。

寺橋 在縣西十五里。明弘治間,邑人袁春育建。

錢家瓏橋 在縣北二里。明景泰元年,吳福興建。

泗溪橋 在縣北十二里。

聶家橋 在縣治西北三十里。里民聶孟常建。嘉靖二十七年,聶季義重建。

箬山橋 在縣西北二里。明嘉靖五年,邑人朱崇秀建。

下馬橋 在縣南二十里。明正德間,邑民左萬程建。

瑞昌縣

安城橋 在安泰鄉。明弘治間郡守周津建。大塘橋 在金城鄉。明正德間邑民張秉仁建。白龍橋 在縣治西二百餘步。跨瀼溪。宋嘉泰三年邑民周奇建。

望仙橋 在縣治東五十餘步。元至順庚午邑民范奇建,後圮。明弘治辛酉潘仕旺重建。汪家橋 在縣治一里許,久圮。明成化二十三年,縣尉歐存善重建。

大通橋 在金城鄉,通大江口。明正德間,邑人張秉德修。

黃橋 在安泰鄉。明弘治間邑人陳璟修。土坪橋 在安泰鄉。明正德間陳氏建。

金城橋 在歸義鄉

烏岡橋 在歸義鄉。耆民文世剛並弟太學世秀建。

雙港橋 在洪陽上鄉

大橋 在清湓鄉,通武陵路。

黃甲橋 在縣治西半里,進士夏可範建。青龍橋 在縣治南百餘步,為吳越通衢。明萬曆丁未年,邑庠生熊吉選、李杰,同監生田有龍建立。

周家橋 在縣治南一里許,德化界省會通衢。久圮。康熙乙未,通邑公修。

湖口縣

虹橋 在振武門外,宋大觀元年建。

墩頭橋 在縣東北

大嶺石橋 在大嶺山下,水通大江。

塌水橋 在縣東十七里。元至正中,邑民張仲明建。

蘇觀渡橋 在都盛鄉十里後圮。明嘉靖十六年,縣令藍淦築堤數百丈,甃以石,民便之。長樂橋 在縣東三十里,通彭澤。元大定中,邑民周崇善建。

馬影橋 在縣東十二里。

流橋 在縣東北二十里。

南溪橋 在縣東十五里。明天順中,里民王文勝建。成化十三年,王志甃以石焉。

馬步橋 在縣北

楓樹橋 在縣西北

柳仲太橋 在縣東北

孝義橋 在東南

西楊橋 在縣西北

文橋 在彭澤鄉,去縣三十里,宋淳熙中建。

皇清順治十三年,圮邑人王必逑糾眾重建。

曹軍橋 在縣南二十里。

三學寺橋 在三學寺側。

楊樹橋 在縣北十二里。元至正中,縣尹張士熙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