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6 (1700-1725).djvu/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二十九卷目錄

 鳳陽府部彙考三

  鳳陽府山川考二水利附

職方典第八百二十九卷

鳳陽府部彙考三

鳳陽府山川考二水利附府縣志合載

本府。鳳陽縣附郭。

「淮 居四瀆之一,去鳳陽僅七八里,東通泗水,西匯渦河。少折而南,則由壽州以至六安。合東西南三面計之,紆迴六七百里,其害有時溢,有時決,其利可以溉,可以灌,亦可以通漕。傍河數大鎮,莫不資水生息,民安而用阜。然為鳳邑之害者,上至蚌埠,下至西土壩而已。蚌埠迤西則屬懷遠,西土壩迤東則屬臨淮,鳳」 邑,當汛防者不過六、七十里。兩岸居民稠密,而長淮一衛,軍民雜處,尚稱繁庶。其間商艦漁舟,往來絡繹不絕。

臨淮縣

柘塘 在縣南七里

黃泥塘 在縣南四十里。

蒲塘 在縣東二十五里。

留甫塘 在縣南三十里。

上張塘 在縣東北七里。

下張塘 在縣東北七里。

曹塘 在縣東南二十里。

長安塘 在縣東三十里。

牛角塘 在縣東北二十里。

秦塘 在縣東南三十里。

楊村塘 即「榆塘」 ,在縣西南二十里。

石塘 在縣南三十里

黃蓮塘 在縣西南四十五里。

化明塘 在縣東六十里。

駝山塘 在縣東十五里。

何塘 在縣南六十里

成功塘 在縣東四十里。

歲豐塘 在縣東四十里。

寶珍塘 在縣東南三十里。

第四塘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石門塘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小石塘 在縣東南三十里。

石山塘 在縣東南三十里。

徐塘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郝山塘 在縣東南六十里。

鹿塘 在縣南二十八里。

官塘 在縣南四十里

濠塘 在縣南三十里東濠村。

踏踏塘 在縣東南十里。

千人塘 在縣南五十里。唐乾封中修以溉田。千金塘 ,《淮南經》云:「濠水合流于此。」

劉佛塘 在縣南三十五里。

黃泥村塘 在縣南四十里。

黃家塘 在縣東南三十里。

石塘 在縣東二十里

荊條堰 ,在縣東南四十里。

顏家堰 在縣東北五里。

東西二壩 ,縣治逼近淮河,水恆為患,築東西二壩障之,積水溢輒壞。明成化十二年,太監廖貴會同撫按,調各州縣夫,并小操軍大加修築,約高丈餘。自後衛縣逐年加修,淮水泛溢,賴此捍禦。正德六年,復水,太監閻瑄會同司府修。至十二年夏,水高于壩尺餘,衝開北城湧水,官民房屋,傾倒過半。嘉靖十一年,又水「西壩一帶崩圮,知縣謝廷舉築。萬曆五年大水,知縣鄭之亮增築。至三十三年大水,東壩衝塌三十餘丈,西壩舟行壩上,知縣賈應龍捐俸修築,東壩完固,西壩一帶通行增築。至三十五年復築,視昔增高一丈,增闊四尺,保障之功,于是為大。邇來淮水逼侵城下,為患更甚。二壩皆不能禦,修而築之」 ,是在當事加意經營云。

小壩 在縣治聞賢門外。明成化中,知縣滑浩建,後因淮水衝倒。正德癸酉,知府李師儒委鄉老楊榮重修。九年復因水浸崩,知縣盛杲重修。嘉靖元年,同知李鳳重修。十三年縣復委鄉老楊榮重修。隆慶年間縣丞張璽重修。萬曆十五年,監生李典學捐資勸募重修。今屢被水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