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2 (1700-1725).djvu/9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六百四十六卷目錄

 天全六番部彙考

  天全六番建置沿革考

  天全六番疆域考形勝附

  天全六番星野考

  天全六番山川考

  天全六番城池考

  天全六番關梁考

  天全六番公署考

  天全六番賦役考

  天全六番風俗考

  天全六番祠廟考寺觀附

  天全六番驛遞考

  天全六番兵制考

  天全六番物產考

  天全六番古蹟考

  天全六番諸番考

 天全六番部藝文一

  英烈侯廟記        明徐海

 天全六番部藝文二

  莋都夷慕德懷德歌     漢唐菆

  蜀道難          陳陰鏗

  送蔡君知入蜀      隋孔德紹

  西山三首之一       唐杜甫

  沉黎作         宋李師錫

  懷葛樓         明高文林

  六番八詠         尹夢璧

  送張玉甲憲長之官邛雅   吳偉業

 天全六番部紀事

職方典第六百四十六卷

天全六番宣慰使司部彙考

天全六番宣慰使司建置沿革考 總志

《禹貢》梁州之南境。古蠻獠地。商為氐羌地。晉因之。宋、齊、梁土豪迭相雄長,各屬益州。西魏始陽縣地屬蒙山郡。後周因之。隋初郡廢,屬雅州。唐為羈縻州,隸雅州都督府。五代屬王建。孟知祥土人高曩閣藏楊夾失朵兒只率眾歸附,置碉門、黎雅、長河西、魚通、寧遠六軍民安撫司。宋隸雅州。元復置六安宣撫司,屬土番等處宣慰司,後改六番招討司,又分置天全招討司。明并天全六番招討使司,隸四川都司,屬川南部落,是為六番,曰馬村、蘇村、楊村、金村、隴東村、西碉村。

皇清因之。

天全六番宣慰使司疆域考

《總志》《天全、六番志》合載。

東至雅州五十里,又至蘆山縣五十里。

西至長河西宣慰司界,山路險峻,約一百四十里。

南至榮經縣界六十里

北至董卜韓胡宣慰司界一百五十里。

東南逕鄰招討司,至本屬多功渡,過飛仙關,接雅州界七十里。

東北:由鳳頭、六甲、火井三班,接邛州界,百四十里。

《西北》由冬臘山至魚通,三十六種,接韓胡魯密界,山路險峻,約一百二十里。

自司治至省城五百四十里。至

京師一萬一千二百九十里。

東西廣一百九十里,南北袤一百一十里。

形勝附

《禹貢》:「和夷底績。」

又云:「西傾因桓是來。」

《河圖》括地象,熊耳靈關為後戶。

《史記。司馬相如傳》:「鏤靈山,通靈關道。」

左思《蜀都賦》:「廓靈關以為門。」

宋薛田《成都百韻》:「倚劍靈關凌絕頂」 ,

《圖經》「抵接黎雅,控帶彝落。」

東連雅州,西控乾溪,南接榮經,北抵靈關。山環馬鞍,逕險羊腸。長河居其西,韓胡在其北。邛、雅踞前,榮、黎枕後,當吐番出入之喉襟,為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