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2 (1700-1725).djvu/8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大渡河祠廟考        總志

「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治南。

社稷壇 在治西

厲壇 在治北

旗纛廟 在治後,千戶朱禎建。

城隍廟 在治東。明崇禎己巳重建。

文昌祠 在治西,宋紹聖間建。

武侯祠 在治北二里,榜曰「天威廟。」 又作二室,塑唐韋皋及李德裕像。按《明一統志》:在司城北三里。宋紹興中,郡守邵溥因舊鼎新。

王尊祠 ,在邛崍山下。

靈應祠 在古沈黎城北,祀漢越嶲太守任貴。按《明一統志》宋薛紱記:「任侯殺王莽郡守枚根,自領太守。岑彭伐蜀,遣使迎降。及劉尚繫益州,恐任分其功,乃誣害之,任以冤死。」 史臣不為力辨,使其附漢之志未明,為可哀也。

趙雲祠 在安靖壩左

顯應祠 ,土人傳「文昌帝君修煉於此。」

姜維廟 在治西安山上。

武威廟 在治西,祀漢將馬忠。

飛越廟 在治西二百里。舊屬雜道長官司。

寺觀附

崇寧寺 在舊司治北。按《明一統志》:「在司城北四里。」

永興寺 在舊司治東,明永樂元年建。按《明一統志》「古龍興故址。」

大渡河兵制考        總志

黎州大渡所守禦千總一員。

大渡河物產考        總志

牛黃    、麝香    、升麻

《筇竹杖   》,《天南星   》,《紅椒》。

松明

大渡河古蹟考        總志

沉黎城 ,在漢原鎮附近十餘里。漢武帝置郡,後周黎州、唐登州皆置於此。或云「在古嶲州之城。」

舊黎州城 ,在聖鐘山下,古城又在河外。武侯城 ,在舊黎州城外三里,武侯所築壕塹故壘存焉。又有武侯戰場,在安靖新寨。

三交城 ,在飛越山下。唐時築,舊名「三碉」 ,後訛為「三交。」

琉璃城 ,在大渡河南。唐太和中,節度使李德裕築。

陽山城 在大渡鎮西。唐初置陽山縣,屬登州,後屬黎州。

銅山城 :在舊所治東一百八十里。

定蕃城 在舊所治東南二百二十里。二城俱唐貞元間韋皋築。

仗義城 在治南一十里,唐李德裕築,以制西番。其在境內者,又有廓清、肅寧、大定、番倉等城。按《明一統志》,「唐太和五年築。」

要衝城 ,在治南一百里,臨大渡河。唐韋皋築,俗呼「沙米寨。」

王建城 ,在治北十五里,地名「木瓜關」 ,蜀王建時築。

漢源廢縣 在治南三十里。隋置。唐徙治於州郭,縣改為鎮。

通望廢縣 ,在治東南九十里。本陽山縣。唐初置登州。天寶初,改為通望縣,屬黎州。宋省入漢源縣。

飛越廢縣 在漢源西北一百里。唐置,屬雅州。開元屬黎州。宋省。

大渡廢縣 在治北一百里。唐置,屬雅州,後廢為鎮,入飛越縣。

三藏黎 ,舊黎州治。世傳唐三藏遊西域經行,植黎杖於此,云「他日州治在此。」 後果遷,如其言。其後黎成株,高五丈,圍八尺。宋天聖間,州治火,人取其枝以接他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