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2 (1700-1725).djvu/8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江,一名流沙河。按《明一統志》,流經城南三十里。羅目溪 在治東南廢縣北

璃溪 :在治西南四百里,接蠻羌界。

渥洼池 在蠻部內,產馬,其前後之田皆膏腴。昔首領亦號鬼主,有印篆文曰「武犍水軍」 ,莫究所自。

龍池 在治東十里。池前有龍祠,內有枯楠三株,如龍形,觸之則風雨暴至。

海棠池 在治北五里。環池皆海棠,郡守賓僚遊晏之地。

白雲泉 在治西北五里。按《明一統志》:「在司城東北五里。」

馬跑泉 在和尚山。俗傳肉齒和尚乘白馬至山下,馬渴跑地,泉為之出。

大渡河城池考        總志

大渡河城池 「土城,唐韋皋築。明洪武間,總兵官安慶侯令成都右衛千戶朱徵用石砌門四,東西二壕,深二丈四尺。」

大渡河關梁考        總志

黑崖關 在治西二十里。明洪武十六年置。青溪關 ,在大渡河外。唐韋皋鑿之以通郡蠻號曰「南道」 ,為重鎮。

天漢橋 在舊所治南九十里。宋紹興間建。叱馭橋 在治西。宋太守李石有《記》。

跨虹橋 按所志,明萬曆中建。

大渡河公署考        總志

黎雅大渡河土千戶所 ,今改千總廳。

大渡河守禦千戶所 在治西北。經兵火廢。大渡河巡檢司 在治南九十里。

建昌道分司 廢

分巡道分司 廢

玉淵公館 在舊《黎雅州》城內,宋開禧間建。

大渡河學校考        所志

大渡河土千戶所儒學 宋紹興二十年建,今廢。無學,《碑記》尚存。諸生散寄於榮經、雅州二庠、海棠池書院 。唐韋皋為四川節度使,駐師黎城,以禦南詔,建「海棠池書院。」 今書院已廢,池蹟尚存。

玉淵泉書院 宋薛紱為漢源縣令,建「玉淵泉書院。」

大渡河賦役考        所志

本所設居極邊,石厚土薄,俱是瘠鹵下田,不及有司。州縣之一鄉,明止徵《草字糧色》銀二百七十兩,以給過往夫馬之費,併春秋祭祀及祭風龍二洞之需。本地支銷,不入正賦。

皇清定鼎,土地墾闢自康熙二年清丈增至五百八。

十七兩零,每年解赴藩司,已入「正賦。」

大渡河風俗考        總志

《郡志》:「地處極邊,俗混彝漢。」

宋余授《朱纓堂記》:「蠻商越驛,氈裘椎髻,交錯於闤闠中。」

《寰宇記》:「每漢人與番人博易,不用見錢,漢以細絹、茶布,番以紅椒鹽馬。」

《宋史》:「黎州諸蠻,其俗尚鬼。」 謂主祭者鬼主,故其酋長號都鬼主。

地瘠民貧,石厚土薄,「三冬無雨,四季多風。」 其人朴實,頗慕文學。彝獠相雜,不尚浮華。刀耕火種,背駝營生。「布帛貴而耐雪霜,氣候舛而苦嵐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