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2 (1700-1725).djvu/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石虎關 在治南八十里,通雲南交阯路。關前有石如虎,因名。

會川橋 在治南八十里,通永寧宣撫使界。通津橋 在治南三十里,上通永寧宣撫使。普濟橋 在治東十里。

錦江渡   、湛浪渡 俱在北城外。

合江縣

通仙橋 按《明一統志》:「在治北,隋劉善慶嘗息於此,後白晝飛昇,因名。」

江安縣

甯楚橋   、廣濟橋   、普濟橋。

單公橋 邑為滇黔通衢。萬曆年間,知縣單汝光修,今存。

金雞渡   。《白沙》渡   。宋江渡。

瀘州封建考         總志

江安莊裕王 ,名宣址,康王第二子。嘉靖四十一年封,萬曆二十五年薨。第三子至嗣。

瀘州公署考     總志州志合載

本州

瀘州治 ,宋嘉熙年間建。明洪武初,知州陳謙重修。

皇清知州何起鵬、余繼益、孔斯和、楊奇烈增葺。庚申

年,吳逆拆燬,知州陳五典以韓家凸閒署葺為衙舍。

陰陽學 、醫學 俱毀。

僧正司 在治南

「道正司 」 在治南,俱毀。

李市鎮巡檢司 ,在治北一百里,裁

石棚鎮巡檢司 在治西十里,燬。

「河泊所 」 ,在治東,署裁燬。

遞運所 在治東燬

瀘川水驛 在治東,燬。

黃艤水驛 在治東,燬。

立「市馬驛 」 在治北,燬。

渠壩水驛 在治西,燬。

瀘川馬驛 在治西五里,燬。

來節驛 明萬曆初,知州趙大佶即「玉蟾寺」 改建,今燬。

義倉 :在治內。明知州趙大佶建,今燬。

廣膳倉 在治內

「惠民」 藥局 在治北,今燬。

屬縣

納溪縣 治,宋紹定中建。明洪武年間,縣丞顏實移治今所。正統時重修。明末毀敗無存。歷任俱無定舍。

皇清康熙二十三年,知縣王帝臣捐貲於舊治新建

大堂、二堂、三堂、儀門大門共五層,兩廊六房後周圍住房共六十六間。

「典史宅 」 康熙三十年,典史侯文遠於城西南建草廳三間,內草堂六間。其餘規制尚多缺略。峽口水驛 ,在治東。

納溪水驛 在治內。立水站。

江門水馬驛 在治南

來鶴館 在治左。明嘉靖中,知縣宋建「廣積倉」 在治東北。

養濟院 :昔毀,知縣王帝臣捐修。

桑棗園 、漏澤園 今俱毀。

合江縣治 ,明洪武初建。至明末,知縣趙我馮重建。

皇清康熙甲寅,逆變毀壞,知縣李雲龍捐整。

史壩水驛 在治東,毀。

牛腦水驛 在治北,毀。

神仙水驛 在治西,毀。

永積倉 在治南毀

弘道館 「在治西」 ,毀。

《白猿館 》在治東,毀。

養濟院 :前毀。康熙二十二年,知縣李雲龍新建城西。

桑棗園 、漏澤園 俱廢。

江安縣治 。明洪武初建。

皇清知縣張振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