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2 (1700-1725).djvu/2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雅州田賦考         州志

本州

實熟民田地共三百八十四頃四十五畝一分五釐七絲五忽,除黎大所舊例編差及徵銀并未載糧外,餘載糧九百一十九石四斗七升九合五勺六抄五撮七圭七粒一粟,總共應徵丁條糧並田畝帶徵魚油、水腳課銀二千七百七十五兩七錢一分八釐四毫七絲四忽三微一纖五沙九塵。

榮經縣

官民田地共一百八十五頃三十四畝四分七釐二毫四絲四忽。官田地一十一頃七十八畝五分,民田地一百七十三頃五十五畝九分八釐。

夏稅秋糧共一千六百七十二石一斗四合一勺四抄六撮六圭。

《夏稅》四百四十石八斗七升四合二勺二抄。秋糧一千一百三十石二斗二升九合八勺二抄六撮六圭。

歲額起運共一千七十一石五斗。

工部料米五十二石,折銀二十五兩五錢。黎州倉:秋米六百石,折銀四百八十兩

河南倉、秋米四百石、折銀五百二十兩

廣濟庫、夏米二十石五斗,折銀十兩零

存留共六百石零六斗四合一勺四抄六撮六圭。每石徵銀七錢。

存留倉秋米三百石六斗四合一勺四抄六撮六圭,折銀二百一十兩四錢二分二釐九毫二忽六絲。

儒學倉:秋米三百石,折銀二百一十兩

帶徵沉黎驛傳銀二百三十一兩九錢九分四毫二絲,徵解本州貯庫,分各驛支用。

兵快原額一百名,每名編丁糧二十三石五斗三升四合三勺五抄五撮,該工食銀二兩二錢。衣裝在內。里役,通縣丁糧二千六百一十六石三升七抄六撮,分作十年均派,每年該丁糧一百六十一石八斗三合七撮六圭。議編公費銀七十八兩六錢三分三釐。徭役三年一審編輪流,每年編三甲零,撥甲戶湊編銀差四百七十八兩一錢。

黃蠟價銀一十五兩六錢。

「《京料》、殷實盤纏」 銀二十兩。

舉人盤纏銀二十一兩

本縣各官柴馬銀二十四兩。有閏加編七兩。祭祀銀四十八兩。

鄉飲銀四兩

齋夫銀四十八兩。有閏加編四兩。

膳夫銀五十兩

歲貢銀二十二兩五錢

「富林公館」 銀二十四兩。

《力差》六十一名,本縣庫子預備倉斗級一名,以上每名工食銀各一十二兩。

禁子四名,每名工食銀各八兩。

分巡道:皂隸二名,布政司看司一名,按察司看司一名;本縣門子四名,皂隸十四名,弓兵一十三名。有司夫五十名,有司馬十匹。儒學庫子一名,斗級二名,廟夫一名,門子二名。以上每名工食銀七兩二錢。

課程共一十四兩二錢零四釐。

魚課銀三兩四錢八分。有閏三兩七錢七分。魚油銀三兩六錢九分。

商稅銀二兩二錢一分七釐。有閏,加銀一錢九分二釐。

茶課銀四兩八錢一分七釐。

名山蘆山二縣未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