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2 (1700-1725).djvu/2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修正廳左右房,拜廳、幕廳各一,官廨三,吏舍十,東西六房。甬道三條。中列戒石亭、牌坊二門。右監獄。萬曆間,知縣劉奇棟拆去譙樓,豎以大門;拆去屏牆,豎以安攘。「要津坊」 大門兩旁,申明旌善亭,東近悅坊,西遠來坊,知縣羅萬里易為「平政宜民。」 周垣東西二十五丈。

皇清知縣蔣爾敬重修。

箐口驛 在治東二十五里。

新店驛 在治東二十里。嘉靖十四年,遷於縣治下,分司右。隆慶元年,復遷驛官廨於東關外,濱河水漬。萬曆間,將縣後北樓改為驛官廨,而新店公館廢矣。

演武廳 在縣西郭外小屏山。

陰陽學 洪武二十二年置縣西。宣德二年置縣南,今廢。

醫學 在縣西八十步。永樂九年建,今廢。僧會司 明洪武初置。西南百步開善寺,今廢。道會司 今燬。

布政分司 在縣西百步。洪武八年,知縣楊矩建,今廢。

按察、分巡二司 在縣北,知縣楊嶸重修。養濟院 在縣西南城外開善寺後。

存留倉 洪武八年,知縣楊矩建縣治西。弘治十三年,改建,今廢。

《鄉約》所 在開善寺中。

漏澤園 在縣東乾河壩。知縣羅萬里遷「五里山。」

蘆山縣治 明洪武初建,景泰間增修。

皇清知縣張啟鼎重新。

靈關巡檢司 ,去治西北六十里,裁。

雅州學校考         總志

本州

雅州儒學 去治南一里。洪武初建。

文廟。明初建。「月心之中。」

皇清知州韓范遷於南樓之側,今復遷舊址。

屬縣

名山縣儒學 在治西。明洪武中,知縣楊矩建。正統中,遷今址。

榮經縣儒學 唐武德二年設。宋淳熙甲辰,知縣楊璜捐俸建。元時與縣俱廢。明洪武八年,知縣楊矩置縣之南,後為水壞。景泰八年,教諭何士英、訓導周秩移縣西,即雄邊寨之故址。成化二十一年,知縣陳經修。

文廟、復為明倫堂博文「約禮」 二齋饌堂教諭訓導

廨各一,生舍十二,敬一亭。啟聖祠。射圃、儒林坊周垣東西八十四丈,南北八十七步。隆慶元年,知縣秦忠、教諭劉誥申請遷縣治右。萬曆三年,知縣張必煥請修名宦、鄉賢二祠。萬曆十四年,知縣冷逢聘申請復還縣舊西址。萬曆三十三年,知縣羅萬里申請遷於小坪山北,以《寫遠》不便。萬曆四十四年,知縣張克儉復申請遷今縣左,今二齋未建,饌堂、射圃俱廢。訓導史于儒林坊廢址建「萬世師表」 坊一座,敬一亭碑存而亭亦廢。

皇清康熙七年,縣令蔣爾敬捐俸建於「小坪。」

學倉 在學內今廢

社學 成化十五年,知縣畢鏡立。

蘆山縣儒學 在治東。明永樂間建。嘉靖中,知縣周斐遷今所。

皇清知縣張啟鼎捐修。

雅州戶口考         州志

本州

實在民戶一千二百八十戶,男婦共二千五百六十口。

榮經縣

原額戶口二千四百三名,共徵銀三十兩六錢。名山、蘆山二縣未載。